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新疆若羌县做强做精红枣产业

1970-01-01 08:33230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

       若羌县因红枣声名远扬,红枣因若羌县身价倍增。近年来,“枣业富民”是若羌县发展中的一大法宝,2012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两万元以上,增幅连年位居西部十二省区市之首。作为“中国最优红枣之乡”,今后怎样进一步做强做精红枣产业?作为全疆农牧民年人均收入较高的县,今后怎样来拓展农牧民更大的增收空间?在“枣业富民”的发展战略中,“红枣大县”若羌县面临着不少新课题。怎样来破解这些新课题?记者近日专访了若羌县委书记郝建民。

       红枣走向全国市场

       记者:若羌县怎样通过红枣产业让农民致富,近两年枣农受益程度如何?

       郝建民:这两年,若羌县的生产总值,基本上是按两位数以上、接近三位数的幅度增长。县财政收入,每年按翻一番的速度在增长。2011年,若羌县生产总值已经达到38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万元,在西部12个省区市排在前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枣业富民、矿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塑县”的发展战略。我们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把红枣产业做强做精,不去从量的扩张上下功夫,而是从红枣的品质、品牌营销上下功夫。在红枣保品质方面,我们在病虫害防治、有机肥使用和农民技术培训上做了大量工作。

       在做大红枣产业上,我们通过走基地建设、龙头牵引、科技支撑和品牌经销的发展之路,推进了产业化进程,打造了“楼兰”等优质品牌。此外,我们还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农展会,把若羌的红枣推向全国市场。

       产业发展创新理念

       记者:若羌县境内大部分区域为沙漠,干旱缺水制约着红枣产业规模的扩大,红枣产业要想更上一层楼,该从哪些方面找突破口?

       郝建民:在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坚持红枣产业的发展地位不动摇,通过提升品质、打造品牌的道路,继续使红枣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在红枣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是以工业化发展理念来促进这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具体做法为:一是加快基地建设,把全县20多万亩红枣基地打造成绿色有机的特色林果基地;二是加快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带动农民参与销售;三是加快推进品牌市场的营销,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交易会,把若羌红枣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四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用高科技水平对红枣进行深加工,推进其成为高附加值产品。

       如今,我们已经在红枣的多糖、膳食纤维和加锌过程中取得了实效,原来单一的红枣产品已经走向多元化。那些商品率不高、价格相对较低的红枣,作为产品原料,附加值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若羌县要打造新疆红枣的检验、加工、物流集散地,我们用“中国最优红枣”的品牌和品质,吸引全疆乃至全国的红枣商和枣业企业来若羌进行交易加工。为了防止单一产业可能会对农民持续增收造成的影响,若羌县居安思危,在农民致富增收上进行积极引导,比如通过加快推进农区畜牧业、设施农业、劳动力转移等方式,促农牧民持续增收。

       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记者:若羌县不少农民致富后,在县城买房居住。那么,政府是怎样引导农民转变“小富即安”的观念,进而去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郝建民:这两年,若羌县农民对红枣的看法,已经超出了对农产品的概念,也就是说,农民对红枣的感情已经到了非常深的地步。如果县里不举办红枣节,农民会提出来自己举办,实际上红枣本身代表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一种文化,农民称它们“摇钱树”或“致富树”。但是,我们也发现,农民致富后,文化生活仍然单调,这对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所以,我们这几年不断开展文化活动,除了“百日广场文化活动”,还有民间艺人组成的舞狮队、豫剧队等群众演出队伍,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传承。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来充实农民的精神思想,满足农民不断提升的文化需求。

       农民在短短几年里,年人均纯收入从三四千元增长到一两万元,增收速度太快让他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有了钱之后,想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生活,但一些农民因为对消费的认识不到位,造成了买车建房、请客吃饭、婚丧嫁娶,事事都讲排场、讲攀比。为此,我们通过一些制度和宣传教育,帮他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比如弘扬农民身边的勤劳致富典型,开展“三进农户”、“五进农户”等活动,引导农民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同时,加大科技之冬培训力度,从农业技术到党的十八大精神,再到人的仪表穿着、行为规范,把所有和人的发展有关系的内容,全部融入到科技之冬。2013年,我们将实行一个全民素质工程,要建一个能容纳2000多人的职工培训中心,县财政拿钱分批进行全民培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

       通过交流开拓眼界

       记者:若羌县“红枣大县”的地位奠定后,不乏到此“取经”的外地农民,若羌县农民是否也以走出去的方式,来开拓视野、提高技术?

       郝建民:每年,我们都要接待很多其他县市来学习的干部和农民,这是好事,因为人家也有人家的先进做法,大家把各自的做法一讲,是一种交流和碰撞。技术和文化都需要交流,所以,我们的乡镇干部,建起了几公里长的“文化墙”,农民需要了解的内容,用维语和汉语鲜明地展现出来。我们希望农民每年都要走出去学习,乡镇组织农民到南北疆发展比较好的一些地方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甚至组织农民走到沿海发达地区。这对农民是很大的触动,很多农民回来后说,有钱了也不能天天闲着晒太阳,我们这个县城应该建得更好,我们的生活水平应该更高。

       2012年,全县有几十名农民到内地沿海一带学习,县里给外出学习者一点补贴。我们建立这样的机制,是为了让现代文化渗透进农民的观念。(石速 丹江水)

       来源:亚心网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草药保健品市场渐入佳境
 日前,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朱兆良院士就合作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签约,双方将针对

0评论2015-08-145360

药材作假怪我咯?卖假药利润大,卖真药不赚钱!
  中药材造假可谓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有染色、加重、用形状类似的伪品冒充真品等等。造假者们为造假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尽管国

0评论2015-07-244571

胡椒收购价涨农民喜上眉梢
  7月15日,国营东昌农场24队职工王玉美、王茂章夫妇正在采摘胡椒。他们种植了10亩胡椒,尽管受持续高温干旱影响,收成较往年

0评论2015-07-244709

部分中药材价格"退烧"
 佛慈、东阿阿胶相继提价的消息使国药中药材的价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走访海口市场了解到,本地阿胶价格暂未

0评论2015-07-243892

微商助销鲜枸杞走俏外地
  6月中旬,我区枸杞进入采摘期,而从去年开始在全国兴起的鲜食枸杞热,让宁夏枸杞的需求大幅增加,一家商贸公司,不到一个月

0评论2015-07-243996

中药原料重楼价格两年翻倍
  从上个月开始,云南白药暂停收购重楼了。昨日,有圈内人士向《金证券》记者透露。  重楼是云南白药旗下多种中成药的原料,

0评论2015-07-244634

乐清成为全国惟一的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
 我市铁皮石斛产业又获得了一张国家级的金名片,日前,国家林业局正式发文认定浙江省乐清市国家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据悉,国

0评论2015-07-244646

固原打造中药材专业仓储交易市场
  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的六盘山地区,气候类型多样,土质肥沃无污染,当地种植出的道地中药材品种多样、品质优良,使道地中药材

0评论2015-07-244511

禹州“中华药王城”项目启动
图为活动现场  7月5日,位于禹州市轩辕大道北段的禹州中华药王城项目正式启动,同期还成功举办了中华药王城投资和招商战略合作

0评论2015-07-244613

苦水玫瑰“喊苦”八成中药材价格低迷
  日前,佛慈、东阿阿胶相继提价的消息,使国药中药材的价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走访兰州市场了解到,在阿胶

0评论2015-07-244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