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浙江磐安:建一个市场 富一方百姓

1970-01-01 08:33320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

 从县城驱车抵达新渥镇宅口村,首先扑入眼帘的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题写的“江南药镇”四个大字。这是一个药的世界,这是一个人的海洋,华东地区的中药材在这里集聚,全国各地的药商在这里汇合。

  浙江中药材市场:华东最大中药材集散地

  浙江中药材市场坐落在我县的西南部——新渥镇宅口村,是华东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曾被列为全国十大中药材市场之一。市场占地面积8325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有摊位900余个,逢二、五、八为集市,参加集市人数达5000人左右,多则上万人。上市品种150余种,日成交量90余吨,成交额69万余元,最高时达120万余元。产品主要销往四川、广东、广西、河南、云南、安徽等地。许多药材还直接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改革农副产品统购制度,逐渐开放了农产品价格,磐安中药材生产得到迅猛发展。1982年,在新渥镇新渥村的露天市场上自发形成了药材种子市场,主要交易贝母籽、元胡籽等药材种子。1985年,在新渥镇大会堂开设了磐安第一个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即新渥中药材市场。1987年,根据市场交易需要,由宅口村提供12.5亩土地,工商部门筹资76万元,在宅口村合资兴建了第二代新渥中药材市场,使磐安中药材交易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为进一步振兴新渥药市,繁荣磐安经济,宅口村与当地市场管理部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做好市场停车场、公铁联运部、信息服务部、银行分理处、饭店、旅馆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同时,积极推行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1995年,市场年成交额达800万元,被省工商局命名为浙江省规范化市场。同时,改名为浙江中药材市场。该市场经过将近28年风风雨雨的考验,已逐步走向成熟,发展成为磐安的龙头市场,对磐安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浙八味”特产市场:长三角大型药材源头市场

  2007年1月18日,上海檀溪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浙江“浙八味”特产市场———磐安中国药材城举行开工仪式。“浙八味”特产市场占地285亩,规划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该工程是磐安第一个省重点工程和国债项目,也是磐安“十一五”期间投资最大的重点项目,更是一个繁荣经济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

  磐安是重要的中国药材原产地,浙八味中药材享誉全国,原先的经营环境和交易平台已严重滞后,市场迫切呼唤着一个新的药材交易平台诞生。

  为了投资建设磐安中国药材城, 2006年底,上海檀溪集团对全国17个中药材市场进行调研后选中了磐安。河南的安国、安徽的亳州中药材市场虽然规模都很大,年成交额达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但市场硬件设施不行,比不上浙江的专业市场。同时,浙江是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浙江的中药材产业呼唤一个一流的配套市场。为使该项目成功推向市场,上海檀溪集团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前期投入,目标是将项目打造为长三角区域的“健康与养生产业掘金之地”。浙八味特产市场(磐安中国药材城)目前是长三角地区惟一的大型药材、特产批发源头市场,充分借助“中国药材之乡”的丰富先天资源,倾力打造了一个便捷完善的药材交易平台。该项目属浙江省重点市场建设项目,投资6亿元,建成一个23万平方米,集商贸、办公、仓储、生活于一体的大规模综合性药材及特产市场。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交易大厅3万多平方米、会所6000平方米及商住楼360余套,于2009年10月投入运营。市场集展示交易、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信息交流、技术研发、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等功能于一体。

  60多户购销大户:全国农村最强药材购销队伍

  建一个市场,富一方百姓。宅口村依托药材市场,家家户户种药材、卖药材,并形成了一支由60多户购销大户组成的购销队伍,成为全国农村实力最强的药材购销队伍。在村党支部书记陈梦笔带领下,我们采访了该村的几家药材购销大户。

  见到叶良君时,他正开着柳州五菱从外面赶回来。他搬过一条凳子坐下,记者发现他的裤腿上粘着稀泥,脚趾甲里塞满了干土。“一年365天,天天都有忙不完的活。”叶良君是宅口村的药材购销大户,高中毕业后就成了新渥药材市场的“弄潮儿”。刚开始创业时,他都是骑着自行车到邻近山村收购药材。那时没有康庄路,通村道路都是坑坑洼洼的机耕路,路面撒满石子。有一次,他到冷水镇一个很偏僻的小山村收购贝母,回家的路上,车轮被石子戳破了,无可奈何,他只好拖着100多斤贝母到冷水补胎。“现在不一样了,从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后来又换成了汽车,我现在开着汽车到东阳、永康、缙云收购药材,比以前方便多了。”叶良君笑着说。

  叶良君接触的第一个外地客户是安徽亳州人,因叶良君提供的药材质量上乘,而且很讲信用,这个亳州客户与叶良君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并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叶良君。现在,叶良君积累了许多客户,南到广东广州、北到河北石家庄、西到广西玉林,他把我县的地产药材卖到了四面八方。除了购销主打药材贝母、元胡外,近年来,叶良君还经营覆盆子、桔梗、鸢尾等药材。叶良君说,刚开始做生意时,元胡收购价5元一斤,一转手就能赚1-2元,现在不一样了,做药材生意的人多了起来,盈利方式转为薄利多销了。

  闻着药材的芳香,我们来到了陈金春的家。房屋前,他老婆和3名雇工围坐在一起正在切贝母片。陈金春今年50岁,从事药材生意已有20多年。上世纪80年代,陈金春曾把自家种的贝母背到广州去卖。那时,药材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到外省推销药材还得偷偷摸摸。现在可好了,家门口有市场,再也不用坐火车一路饥渴去推销药材了,即使家里种着各种药材,也不用愁卖不出去了。他说:“家门口办市场就像在家门口栽上摇钱树一样,把药材拉进市场,就能轻松赚到钱啦。”

  陈金春告诉记者,五六年前,他家还种过8亩田的贝母,一年收成4吨左右,直到后来药材生意做大了,夫妻俩无暇管理田地,才不再种植。现在,夫妻两人忙不过来,还得长年雇佣人手加工贝母,生意越做越红火,目前仅广州、成都、安徽的客户就有20多位。今年以来,他家加工的贝母片已售出30多吨。谈到生意经,夫妻俩很有默契地认为,做生意诚信经营是第一位,不管是新客户还是老客户,他发的货质量都是一样的,价格也一样。

  走进陈迪周的家,他像拉家常一样介绍起他所经营的贝母:“什么样的贝母我们家都有,平贝、黄贝、灰贝、大贝······”陈迪周一开始是种香菇的,一种就是四五年,积累了本钱后才转做药材生意。他说,种香菇靠体力吃饭,做药材生意也不轻松,以前坐火车出远门收购药材舍不得花钱坐卧铺,就睡到硬座下面,那“闷罐子”小得翻身都翻不了。晒干的贝母片价格比烘干的要高,陈迪周宁可多花点力气把贝母片晒干。夏天是晒贝母的好时机,他家屋后就晒着一连片的贝母片。谈及药交会,陈迪周说,我县举办了六次中药材交易博览会,每次都开得很成功,一方面展示了我县“磐五味”的优良品质,一方面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药商,更重要的是激活了我县中药材市场,扩大和提高了“浙八味”市场的知名度,也给我们药商拓展了交易空间,带来了商机。陈迪周希望“浙八味”市场加强管理,杜绝低劣药材上市交易,同时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地药商来经营,只有这样才能振兴市场、繁荣市场。

  浙江中药材市场

  贝母切片

  晾晒药材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草药保健品市场渐入佳境
 日前,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朱兆良院士就合作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签约,双方将针对

0评论2015-08-145360

药材作假怪我咯?卖假药利润大,卖真药不赚钱!
  中药材造假可谓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有染色、加重、用形状类似的伪品冒充真品等等。造假者们为造假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尽管国

0评论2015-07-244571

胡椒收购价涨农民喜上眉梢
  7月15日,国营东昌农场24队职工王玉美、王茂章夫妇正在采摘胡椒。他们种植了10亩胡椒,尽管受持续高温干旱影响,收成较往年

0评论2015-07-244709

部分中药材价格"退烧"
 佛慈、东阿阿胶相继提价的消息使国药中药材的价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走访海口市场了解到,本地阿胶价格暂未

0评论2015-07-243892

微商助销鲜枸杞走俏外地
  6月中旬,我区枸杞进入采摘期,而从去年开始在全国兴起的鲜食枸杞热,让宁夏枸杞的需求大幅增加,一家商贸公司,不到一个月

0评论2015-07-243996

中药原料重楼价格两年翻倍
  从上个月开始,云南白药暂停收购重楼了。昨日,有圈内人士向《金证券》记者透露。  重楼是云南白药旗下多种中成药的原料,

0评论2015-07-244634

乐清成为全国惟一的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
 我市铁皮石斛产业又获得了一张国家级的金名片,日前,国家林业局正式发文认定浙江省乐清市国家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据悉,国

0评论2015-07-244646

固原打造中药材专业仓储交易市场
  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的六盘山地区,气候类型多样,土质肥沃无污染,当地种植出的道地中药材品种多样、品质优良,使道地中药材

0评论2015-07-244511

禹州“中华药王城”项目启动
图为活动现场  7月5日,位于禹州市轩辕大道北段的禹州中华药王城项目正式启动,同期还成功举办了中华药王城投资和招商战略合作

0评论2015-07-244613

苦水玫瑰“喊苦”八成中药材价格低迷
  日前,佛慈、东阿阿胶相继提价的消息,使国药中药材的价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走访兰州市场了解到,在阿胶

0评论2015-07-244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