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海马资源稀缺需求旺盛 人工养殖成解困唯一选择

1970-01-01 08:33290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

  中国是最早开始进行海马养殖的国家。1958年,广东汕头海水养殖场就已经开始了海马养殖并取得一定成功。1969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将广东近海的三斑海马引入青岛并试养成功。1978年,中国开始新一轮海马养殖热潮,温州等地引入广东的三斑海马,成功实现海马北移人工养殖并获得成功进行了产业推广。大海马和三斑海马幼苗培育和疾病防治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药材市场和观赏鱼市场对海马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同时海马野生资源退化严重。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了海马养殖产业的探索。海马研究也在此次海马养殖热潮中快速发展起来。海马养殖主要包括亲海马产幼(繁殖)与幼海马养成(生长)两部分。低繁殖效率和高死亡率是当前产业扩张的最主要瓶颈。

  资源稀缺 需求旺盛

  海马为浅海小型鱼类,隶属硬骨鱼纲、辐鱼亚纲、海龙鱼目、海龙鱼科、海马亚科的一属,是一种名贵的海洋药物,素有“南方人参”之称,具有补肾壮阳、强心催生、舒筋活络、去痰散结、消炎退热、去痛止血之功效。由于海马医疗保健功效显著,用途广,国内外需求量很大,仅依靠海洋捕捞获得远不能满足国内外日益发展的医药保健事业的需要。据介绍,仅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及新加坡,每年消耗的海马就达1600万只左右。海马除直接用于治病外,还用于制造各种药品和保健品,原料大部分靠进口。因此,海马被国家列为重点发展的“南药’品种。

  海马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沿海,中国沿海均有分布,南海种类较多。全世界海马约30多种,我国已知有10多种,分别是斑海马、大海马、日本海马、刺海马、克氏海马和冠海马等。其中大海马和斑海马体型较大,生长较快,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倍受市场青睐,是我国的主要养殖品种,有些地区亦养殖日本海马。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专家指导组组长黄璐琦介绍,普查组对海南周边海域调查发现,跟几十年甚至十年前相比,海马赖以生存的珊瑚礁破坏严重,使海马资源数量急剧下降。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赵平孙教授对此颇有同感。据赵教授介绍,海马自古就靠人工捕捞获得,而近年来过渡捕捞,加上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导致了海马资源的进一步枯竭。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马的利用途径迅速增多,目前以海马为主要原料的药材、食品、保健品、药膳产品纷纷面市,目前仅香港市场年需求量就达上万公斤。

  根据华盛顿公约组织(CITES)对国际海马贸易量的统计,2007年海马的国际交易量为760~1100万只干海马。中山大学学者在2004年研究认为中国国内海马市场干海马需求超过200吨,但年产量不足50吨。越南海马资源相对丰富,其海马年捕捞量干重也只有6.5吨(约200万只)远远不能满足药材和食材市场的需求。据不完全统计,观赏鱼市场的活海马交易量在近几十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00年全球海洋水生生物数据库(Global Marine Aquarium Database)统计的活海马交易量达到16000只。而中药专家则预测,我国海马需求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

  物以稀为贵,旺盛的市场需求带来的是海马价格上涨。据统计,从2008年中药材海马均价为2000元/公斤,到2012年这个均价攀升至10000元/公斤,上涨了5倍;其中优质海马干品更是少有,市场价格逐年攀升,目前高达30000多元/公斤。资源的稀缺,价格的暴涨,不仅加大了对海马野生资源的掠夺,还出现往海马干品加入沙、泥等方式增加重量的无良现象,甚至将一些已经提取营养成分的海马二次贩卖,坑害消费者。

  为了解决资源枯竭的问题,我国从1999年开始连续14年实施南海伏季休渔制度,并对采购和野生海马捕捞作出了严格的限制,规定制药企业和药材销售使用的海马必须出具水产养殖证明。同时,大力鼓励野生海马变人工养殖,实现海马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人工养殖成解困唯一选择

  长期以来,由于过渡的捕捞、生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原因,使得海马的野生资源不断减少。目前,对野生海马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与保护,已经是国际范围内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保护海马自然资源,已经有37种海马被列入了IUCN濒危物种名录。中国也已经将最常见的克氏海马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生物学家Lourie和Vincent等发起了海马保护计划“海马计划”(Project Seahorse)。截至目前,海马计划已经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正式实施。但中药市场和观赏鱼市场对海马的大量需求导致大量野生海马资源被捕获,对野生海马资源构成巨大的威胁。

  一边是市场旺盛的需求,一边是野生资源越来越稀缺。供求矛盾如何解决呢?专家给出的答案是:人工养殖。海马生长快,繁殖力强,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现国内有些地方已开展人工养殖,但养殖技术还不完善,养殖产业化始终难以形成,对海马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据有关业内人士称,此前国内只有广东亿达洲集团和海南龙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业化养殖海马。

  1998年,广东亿达洲集团投资8000多万元,利用广东陆丰市沿海资源优势和当地渔民20多年海马养殖实践的经验,兴建了400亩海马养殖基地,有精养池400个,年产海马种苗1000万尾,商品海马120万尾,年产值可达1亿元。当年即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省级示范区,2001年经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这个海马养殖基地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海马养殖基地。亿达洲集团先后开发出海马酒、海马养生液、海马胶等一系列海马深加工产品,并争取开发出保健、医药产品。但是由于投资方资金断裂,加上养殖几年后养殖池钟虫等病害严重,企业最终无以为继,走向破产。

  而海南龙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经历各种磨难后,仍然生存下来。该公司总经理邢福桑从2001年开始投身海马养殖,到2006年,基地养殖水体已达18000立方米。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007年病害忽然来袭,海马成体出现大面积死亡,直接损失几百万元,总体死亡达五分之三。此后,该公司注重与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克服种种养殖技术难题,使其产业化之路越走越宽广。目前,公司保有成体海马4万多尾,1.5公分以上规格的小体海马约20多万尾。

  而其他一些处于中试阶段养殖场则散见于广东、海南、福建等地,规模大小不一,养殖方法,病害防治,种类筛选等均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因此,专家呼吁:大范围养殖,急需普及养殖技术。

  赵平孙研究发现,目前,大海马传统方法人工育苗成活率平均只有3~5%。大海马人工育苗损耗有两个关键时间节点:一是出生两周,饵料由桡足类幼体转成桡足成体;第二个是养殖至4到6周,饵料由桡足类转成糠虾。经过近三十年的科研,赵平孙科研团队把育苗平均成活率提升到40%,好的批次可以达到50~60%。挺过这两个时间节点,后面的养殖成活率可以达到70%以上。

  《海洋与渔业》记者 吕华当/文图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草药保健品市场渐入佳境
 日前,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朱兆良院士就合作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签约,双方将针对

0评论2015-08-145360

药材作假怪我咯?卖假药利润大,卖真药不赚钱!
  中药材造假可谓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有染色、加重、用形状类似的伪品冒充真品等等。造假者们为造假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尽管国

0评论2015-07-244571

胡椒收购价涨农民喜上眉梢
  7月15日,国营东昌农场24队职工王玉美、王茂章夫妇正在采摘胡椒。他们种植了10亩胡椒,尽管受持续高温干旱影响,收成较往年

0评论2015-07-244709

部分中药材价格"退烧"
 佛慈、东阿阿胶相继提价的消息使国药中药材的价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走访海口市场了解到,本地阿胶价格暂未

0评论2015-07-243892

微商助销鲜枸杞走俏外地
  6月中旬,我区枸杞进入采摘期,而从去年开始在全国兴起的鲜食枸杞热,让宁夏枸杞的需求大幅增加,一家商贸公司,不到一个月

0评论2015-07-243996

中药原料重楼价格两年翻倍
  从上个月开始,云南白药暂停收购重楼了。昨日,有圈内人士向《金证券》记者透露。  重楼是云南白药旗下多种中成药的原料,

0评论2015-07-244634

乐清成为全国惟一的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
 我市铁皮石斛产业又获得了一张国家级的金名片,日前,国家林业局正式发文认定浙江省乐清市国家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据悉,国

0评论2015-07-244646

固原打造中药材专业仓储交易市场
  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的六盘山地区,气候类型多样,土质肥沃无污染,当地种植出的道地中药材品种多样、品质优良,使道地中药材

0评论2015-07-244511

禹州“中华药王城”项目启动
图为活动现场  7月5日,位于禹州市轩辕大道北段的禹州中华药王城项目正式启动,同期还成功举办了中华药王城投资和招商战略合作

0评论2015-07-244613

苦水玫瑰“喊苦”八成中药材价格低迷
  日前,佛慈、东阿阿胶相继提价的消息,使国药中药材的价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走访兰州市场了解到,在阿胶

0评论2015-07-244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