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贵州药企频遇“药材枯竭” 产业发展面临“生死命门”

1970-01-01 08:33480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

  近一段时间以来,贵州恒霸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何秀荣十分焦虑:“公司有几个以中药材‘山豆根’为主药的拳头药产品,由于野生资源几近枯竭,原料供应亮起了‘红灯’。如果再不能实现规模化种植,这几个拳头药产品将面临下线风险。”

 
  山豆根、重楼、野生天麻、白芨、多种野生石斛、野生杜仲、紫金莲等都是贵州著名的道地药材。然而,随着我省医药工业的加速发展,这类道地药材却因过度采集,野生资源已濒临枯竭。
 
  据统计,目前贵州中成药产值占全省医药产业的80%,药企对于中药原材料的需求量巨大。为确保药品原材料的供应,许多本地药企纷纷自己种植中药材,希望以此解决燃眉之急。但因为种源引进混乱,使得一些药材抗逆性差,药效不稳定,品质参差不齐,不能满足药企的生产需求,致使多家药企陷入现有“拳头药品”停产边缘。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多数贵州药企现有产品期限即将到期,加之又难以开发出新药的情况下,药材种源问题可能会危及贵州民族药业的可持续发展。
 
  身处药材大省,却遭遇“药材枯竭”
 
  这段时间,贵州恒霸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何秀荣十分焦虑。何秀荣说,因为公司有几个以中药材“山豆根”为主药的药产品,生产需求量很大,每年需求近百吨,已被过度采集,野生资源接近枯竭,如果再不能实现规模化种植,药品将有可能面临下线。
 
  据统计,贵州有4802种中草药资源。目前,已有154个品种纳入国家标准,并通过产业化成为了贵州药企的“拳头产品”,中成药产值占到整个贵州医药产业的80%.然而,随着山豆根、重楼、野生天麻、白芨、多种野生石斛、野生杜仲、紫金莲、血人参等一些重要道地药材的难以供给,使以道地药材为金字招牌的贵州药企感到非常无奈。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如今贵州益佰、景峰等几家药企,都在为制造心脑血管丸药品的原材料“大果木姜子”没有保证而烦恼。据2011年省药监局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心脑血管疾病药品市场开发量大,全省大果木姜子资源只有不到500吨。
 
  “去年,仅我们公司以每公斤60多元价钱收购都很难收到,如果按照公司未来市场开发目标,要争取5年之内做到10个亿产值,而1个亿产值就需要几十吨大果木姜子。”益佰制药公司知识产权部部长徐蓉说,今年,省科技厅已支持在罗甸种植大果木姜子,现在已种下几十万株,但要8年才能挂果,唯一担心的是产品进入市场盛期时,无法产出保质保量的原材料来支撑产品发展。
  破解困境,面临诸多难题
 
  益佰制药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早在2009年,何秀荣就到清镇市麦格乡搞起了中药材种植,虽然引种成功了上百种珍稀苗药,但山豆根的引种却一直无法解决。
 
  “山豆根主要生长在贵州平坝、紫云、关岭、惠水、罗甸等一带。以前一直都以野生资源为主,后来野生资源几近枯竭,农民就从山上移栽或购买外省种子繁殖。但这样的大规模种植导致了药材种源退化、来源不清,药市买到的中药材,药效不符合药典标准。”何秀荣说。
 
  近年来,为实现贵州中药材的可持续发展,贵州省已将遵义杜仲、大方天麻、赫章半夏、罗甸艾纳香等50个重点道地药材进行规划布局,虽然这些地道野生中药材引种、家种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出现了现实问题。
 
  刘明方是贵州赫章县安乐溪乡碗厂村村民。2008年,刘明方流转20亩土地种植半夏。前几年,依靠这20亩半夏,每年可给家里带来近10万元的收入。欣喜之余,去年他家又增加10亩半夏种植规模,但是这次却吃了亏。
 
  “赫章县半夏的种植规模现在达上万亩,种子种苗一般都从省内省外收,品种很杂,质量得不到保障。而且半夏一年三熟,几代繁育过后会变异,且抗逆性比较差,长出的药材质量就不稳定,很难卖个好价钱。”刘明方说。
 
  面对贵州中药材面临的种源之困,贵州药企也一直在不断探索解决之路。
 
  2008年,德昌祥就开始试水做丹参种苗培育。该公司先后引种四川、山东、河南等地丹参,做前期基础研究,筛选种植品种和做药效成分测验。直到2012年,经贵州药典食品质量监督局测评显示,其丹参种苗主要数据超过药典三倍。
 
  “想大面积推广优良种源,目前还存在技术上的问题。”贵州德昌祥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文纲说,目前主要引种的是山东丹参,但种源比较杂乱,比如开花期不同、外观形态有差异,就算及时从外面引来筛选出好品种,也要经过本地的提纯、复壮过程,这样一来生长周期就会较长,不利于公司原材料可持续供应。
 
  或将危及贵州药业发展
 
  “我们有一款以血人参为原材料生产的胶囊产品,一年销售收入2到3亿元,而且销售额每年都保持近50%增长速度,因此原材料需求量很大,仅去年血人参需求量就达到60多吨,并还在逐年递增。虽然我们正在做相关的种苗培育研究,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对今后的前景还是十分担心。”文纲说。
 
  在文纲看来,保证优质种源稳定供应,光靠企业是独木难成舟,必须形成从种源保护、种植管理、研究开发等整条产业链,找到适宜本地的品种,建立种繁基地,同时加大对传统道地药材资源的收集、整理、提纯、复壮措施,保证种源的优良性、稳定性、适应性。
 
  据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副教授魏升华介绍,贵州正在重点培养50个道地药材品种,现在可以自己育种生产的道地药材种子种苗有头花蓼、吉祥草、续断、淫羊藿、钩藤、金钗石斛等,其余还需要从外地购买种子种苗;白芨、山豆根、丹参、板蓝根等还在进行种源研究当中,同样需要依赖从外面购买。
 
  魏升华说,药材的生长周期一般在1年到8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否则药材有效成分含量无法达到。例如天门冬4、5年才能采挖,山豆根3年以后才能采挖,而且工业化生产用量大,以前用野生的,就大量采挖,然后就越收越少,价格上涨,越挖越紧俏,导致药材资源濒临枯竭。
 
  今年9月,贵阳药用植物园中药材种苗繁育研究室建成投用。并在乌当区新场乡建设名贵、珍稀药材种繁研究及生产示范基地和以白芨、天门冬、丹参等为主导品种的中药材种繁示范基地。目前,已在新场乡流转土地200多亩,并完成70多亩土地的翻耕、开厢、消毒、覆盖地膜等工作。
 
  听到这个消息后,恒霸药业立即找到植物园,希望能够帮助解决山豆根引种问题,但是事与愿违。“主要还是种源问题,仅靠收野生资源来支撑,贵州基本上找不到野生的白芨和天门冬、山豆根,就是开到天价也无货,如果找不到种源也没办法大规模种植,只能通过研究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方式培养种子种源,但这样繁殖很慢。”贵阳药用植物园主任朱虹说,随着多数贵州药企现有产品的期限即将到期,又难以开发出新药的情况下,种源问题有可能会危及贵州民族药业的可持续发展。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草药保健品市场渐入佳境
 日前,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朱兆良院士就合作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签约,双方将针对

0评论2015-08-145358

药材作假怪我咯?卖假药利润大,卖真药不赚钱!
  中药材造假可谓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有染色、加重、用形状类似的伪品冒充真品等等。造假者们为造假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尽管国

0评论2015-07-244568

胡椒收购价涨农民喜上眉梢
  7月15日,国营东昌农场24队职工王玉美、王茂章夫妇正在采摘胡椒。他们种植了10亩胡椒,尽管受持续高温干旱影响,收成较往年

0评论2015-07-244705

部分中药材价格"退烧"
 佛慈、东阿阿胶相继提价的消息使国药中药材的价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走访海口市场了解到,本地阿胶价格暂未

0评论2015-07-243888

微商助销鲜枸杞走俏外地
  6月中旬,我区枸杞进入采摘期,而从去年开始在全国兴起的鲜食枸杞热,让宁夏枸杞的需求大幅增加,一家商贸公司,不到一个月

0评论2015-07-243992

中药原料重楼价格两年翻倍
  从上个月开始,云南白药暂停收购重楼了。昨日,有圈内人士向《金证券》记者透露。  重楼是云南白药旗下多种中成药的原料,

0评论2015-07-244633

乐清成为全国惟一的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
 我市铁皮石斛产业又获得了一张国家级的金名片,日前,国家林业局正式发文认定浙江省乐清市国家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据悉,国

0评论2015-07-244642

固原打造中药材专业仓储交易市场
  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的六盘山地区,气候类型多样,土质肥沃无污染,当地种植出的道地中药材品种多样、品质优良,使道地中药材

0评论2015-07-244507

禹州“中华药王城”项目启动
图为活动现场  7月5日,位于禹州市轩辕大道北段的禹州中华药王城项目正式启动,同期还成功举办了中华药王城投资和招商战略合作

0评论2015-07-244611

苦水玫瑰“喊苦”八成中药材价格低迷
  日前,佛慈、东阿阿胶相继提价的消息,使国药中药材的价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走访兰州市场了解到,在阿胶

0评论2015-07-24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