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聚焦中药材质量:中药有“病”谁来治

1970-01-01 08:33860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

  药材市场藏“猫腻”

 
  以山银花冒充金银花,在柏子仁里掺入砂石……如果专业市场不能保证中药材质量,将大大影响中医药的疗效
 
  用价格低廉的小平贝冒充川贝,用树舌或其他菌类冒充灵芝,以山银花冒充金银花,用滑石粉为僵蚕、橘络增重,在柏子仁里掺入砂石,用硫酸镁为猪苓、小通草、桔梗、北沙参增重……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暗访组发现,广东清平市场上出售的中药材存在严重的混淆掺假、增重染色等现象。
 
  在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1公斤价格近万元的藏红花,水试时竟发现有明显脱色现象。在显微镜下观察,此藏红花不仅没有花粉粒等组织,而且全是纸纤维。
 
  海马的作用为温肾壮阳、散结消肿。业内人士说,“加料”是给海马身体内加上某些东西,以增加药材的重量。在海马刚打捞上来还没有变干的时候,用针管把食用胶通过海马肚子中间的小孔打进去,等到海马变干以后,食用胶也就和海马本身融为了一体,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
 
  加铝、加镁、加铅、加盐、加糖、加色素,掺杂掺假已成中药材市场的“潜规则”。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食药总局药品审评专家周超凡教授说,中药每一味药按克数计量,彼此配伍也讲究平衡,无端加入这些东西,不仅影响了疗效,甚至会变成毒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我国自古就有药材集散地,包括河北安国市、安徽亳州市、河南禹州市等,都有“药都”之称。上世纪90年代,各地涌现了大量中药材市场,假冒伪劣滋生蔓延。国家先后关闭了近百个条件达不到标准的市场,至今只保留了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
 
  今年7月,国家食药总局对国内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中的5个进行了暗访,发现“问题严重,触目惊心”,并首次约谈地方政府。国家食药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介绍,覆盖全国的“两打两建”专项行动,重点是严打中药材(饮片)掺杂掺假,必要时将关闭长期“包容”制假售假行为的中药材专业市场。
 
  “辨别真假中药材并不是一件难事,造假行为之所以会有生存空间,主要是药厂的采购人员‘唯便宜是取’。”一位匿名的中药商表示,由于中药产品的招标价被压得很低,而部分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市场上看到便宜的中药材就采购。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副司长麻颖指出,很多中医院、中药研究机构都从中药材市场采购药材。如果专业市场不能保证中药材质量,将大大影响中医药的疗效,进而影响中医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
 
  国家食药总局副局长吴浈表示,我国20多年里没有新增、新批中药材市场,今后也不会再批。当前中药材市场的乱象涉及多部门管理问题,只有加强政府引导,才能形成管理合力。开办市场会给地方带来益处,谁受益就该谁负责。 剧毒农药残留多
 
  在中药材生产中,存在肥料施用不科学、滥用农药等问题
 
  位于山东沂蒙山区的平邑县是我国著名的金银花产地,种植面积超过65万亩,产量占到全国的60%以上。金银花采摘从农历四月初八开始,一直延续到中秋节之前。一位药农说,谁家种金银花不打农药?由于长期用药,虫子越来越难打死,打一次药,最多只能管四五天。
 
  在安徽亳州市郊的一处药材种植地,药材苗与农作物相比显得娇气。白芍喜旱不喜水,田地里不能有杂草,病虫害比较多。为了防止病虫害,从出苗到成熟收获期间,药农们多次喷洒农药,一般是根据经验,打什么药、打多少、何时打,随意性很大。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王文全教授表示,目前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大约2100万亩(不含林下种植面积),年产量接近900万吨。在中药材生产中,存在肥料施用不科学、滥用农药等问题,导致药材生产质量不稳定或者下降。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中药材在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农药残留。中药材成为化学农业的“受害者”,农药残留是中药材不可回避的问题。
 
  中药材具有农产品的天然属性,如果不使用农药,每年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可高达70%以上,而正确使用农药可挽回近40%的损失。专家建议,在农药的使用上,应选用并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或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
 
  辽宁中医药大学贾天柱教授指出,有机氯农药最可怕,如滴滴涕(DDT)90年不分解、不降解,它能悬浮于水面,对大气、水和土壤造成污染。美国1972年禁用有机氯类农药,我国1984年停用。自2009年5月17日起,我国境内禁止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滴滴涕、氯丹、灭蚁灵及六氯苯,但至今禁而不止。
 
  国家药典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钱忠直表示,农药的使用对于中药及植物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管理、全程监控,禁用剧毒农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原副局长任德权认为,监管部门应该切实负起责任,从源头上堵住剧毒农药进入中药生产。要鼓励中药企业和农民对接,让农民按照企业的需求生产中药材,从源头控制农药残留。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专家指出,有的中药材农药用得多,实际上反映的是其病虫害严重。这说明,我国中药材病虫害的安全控制工作亟待加强。解决中药农药残留,应从整个体系建设入手,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破解农药残留之困。
 炮制工艺让人忧
 
  老人越来越少,新人青黄不接,中药炮制工艺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中药炮制队伍成了“熊猫队”
 
  家住北京朝阳区双龙小区的李大姐一直对中医情有独钟。近段时间,她感觉头晕,连着吃了1个月的中药都不见好。李大姐说,中医还是过去的中医,但中药不灵了,再好的方子也治不好病。
 
  中药药效不如以前好,这是很多人的感受。中药质量下降,与炮制工艺有直接关系。按照规定,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后,才能称其为中药饮片,未炮制的中药材不能称作中药饮片。炮制工艺改变了原来药材的药性,使中药饮片减毒增效。因此,炮制是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也是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太湖文化论坛中医药文化发展高级别会议期间,记者有幸看见鬼斧神工的“樟帮”炮制技术——“白芍飞上天、木通不见边、陈皮一条线、半夏鱼鳞片”。在“樟刀”之下,白芍便如雪花般撒满台面,放在嘴边轻轻一吹,薄如纸片的白芍便飞了起来。“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樟树的药灵,灵就灵在加工炮制技艺上。
 
  在中药炮制领域,流传着“三分浸,七分润,洗药为师傅,切药为徒弟”的谚语。中药炮制不是简单地把药切完就了事,洗润药材很有讲究。一般按炮制规范是水尽药透,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能看药工的眼力,且浸润时间的长短与温度、季节、药材个头的大小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浸润时间长,药物有效成分损失大;浸润时间短,加工的药效低。所以,浸润时间要把握得恰到好处。
 
  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张世臣认为,经验丰富的老药师故去的故去、退休的退休,年轻人不愿意做、留不住。老人越来越少,新人青黄不接,中药炮制工艺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我国中药炮制泰斗、年过八旬的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孝涛教授说,中药炮制队伍人才匮乏,都成“熊猫队”了。
 
  中药炮制人才青黄不接,跟炮制工艺“与国际接轨”有关。主管部门过分强调标准化,用机器来代替药工,用现代科学技术去衡量传统的加工炮制技术,严重限制了传统加工炮制技术的应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副所长边宝林说,炮制传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师带徒。炮制技艺难以掌握,是一种靠长期经验积累的技能。炒黄、炒焦、炒炭完全看药工的眼力。泡、灸、煅、炒、炼等关键环节,完全取决于药工的素质。
 
  边宝林说,炮制经验丰富的老药工,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独门经验和技能,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重视,使之发扬光大。张世臣指出,国家有关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经验传承的扶持政策,还需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落实。他建议,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建立炮制培训基地,培养专业人才。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草药保健品市场渐入佳境
 日前,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朱兆良院士就合作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签约,双方将针对

0评论2015-08-145358

药材作假怪我咯?卖假药利润大,卖真药不赚钱!
  中药材造假可谓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有染色、加重、用形状类似的伪品冒充真品等等。造假者们为造假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尽管国

0评论2015-07-244568

胡椒收购价涨农民喜上眉梢
  7月15日,国营东昌农场24队职工王玉美、王茂章夫妇正在采摘胡椒。他们种植了10亩胡椒,尽管受持续高温干旱影响,收成较往年

0评论2015-07-244705

部分中药材价格"退烧"
 佛慈、东阿阿胶相继提价的消息使国药中药材的价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走访海口市场了解到,本地阿胶价格暂未

0评论2015-07-243888

微商助销鲜枸杞走俏外地
  6月中旬,我区枸杞进入采摘期,而从去年开始在全国兴起的鲜食枸杞热,让宁夏枸杞的需求大幅增加,一家商贸公司,不到一个月

0评论2015-07-243992

中药原料重楼价格两年翻倍
  从上个月开始,云南白药暂停收购重楼了。昨日,有圈内人士向《金证券》记者透露。  重楼是云南白药旗下多种中成药的原料,

0评论2015-07-244633

乐清成为全国惟一的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
 我市铁皮石斛产业又获得了一张国家级的金名片,日前,国家林业局正式发文认定浙江省乐清市国家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据悉,国

0评论2015-07-244642

固原打造中药材专业仓储交易市场
  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的六盘山地区,气候类型多样,土质肥沃无污染,当地种植出的道地中药材品种多样、品质优良,使道地中药材

0评论2015-07-244507

禹州“中华药王城”项目启动
图为活动现场  7月5日,位于禹州市轩辕大道北段的禹州中华药王城项目正式启动,同期还成功举办了中华药王城投资和招商战略合作

0评论2015-07-244611

苦水玫瑰“喊苦”八成中药材价格低迷
  日前,佛慈、东阿阿胶相继提价的消息,使国药中药材的价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走访兰州市场了解到,在阿胶

0评论2015-07-24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