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重庆石柱谋求“苦黄连”带来甜生活 专家把脉开方

2014-04-21 14:50990
       据了解,石柱是我国黄连原始产地,现有黄连种植山场70万亩,在地黄连65395亩,产量2000余吨,占全国总产量60%,全世界的40%,产品远销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尽管石柱黄连资源优势明显,且黄连下游产业有几百亿年产值,但与东北人参、云南三七和西藏虫草相比,石柱黄连产业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由于没有实现产业化,连农只能把黄连作为一种低附加值农副产品销往市场,销售被动,收入和生活水平也无法大幅提高。”石柱县委书记郑平说,石柱黄连产业历经数百年发展,黄连贸易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化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形成,但黄连自身的优秀品质、药用功效和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存在不少制约因素,缺少高附加值产品,综合利用率低,黄连产业链尚未形成。

     中国中药协会黄连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西南大学药学院教授李学刚说,黄连药用研究在实验室取得了不少成果,已申请技术发明30项,授权专利16项,在中兽药、饮品、日化等方面有较大突破,但缺少资本介入,很难将这些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他建议当地政府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和针对性,延长黄连产业链,将更多财富留在当地。

石柱黄连加工龙头企业—重庆东田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田秀东认为,石柱黄连种植以农户为主体,没有形成农业产业化,黄连产地加工和饮片加工技术还靠人工完成,机械化现代化加工技术应用不多,以黄连为主药的新药除五黄养阴颗粒外没有其他新药。黄连种植成本较高,但黄连须、黄连花、黄连叶等副产物尚未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尚未形成,改变这个现状仅靠企业或科研院校远远不够,需要产学研抱团成长。

在研讨会上,石柱县还展示了当地政府对黄连产业发展的规划。按照规划,当地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黄连产业集群,打造黄连产业基地,发展黄连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形成黄连生物医业,以及现代物流生产性服务业,初步建成“重庆黄连特色生态产业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到2020年将为每户连农增收8483元,黄连将成为当地10万连农增收的重要途径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2016.11.24重庆石柱黄连行情
2016年11月24日,星期四,重庆石柱黄连产地逢集,黄连上市量在40吨左右,至目前交易量占上市量的65%上下。其中主要以新货为主,

0评论2016-11-25136

重庆石柱沙子:贝母种植成农民副业收入
近日,石柱县沙子镇沙子村银杏组村民刘成权在给贝母拔草。大片的贝母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0评论2014-04-2198

重庆石柱黄水镇黄连逢集 货源全部成交
黄连,别名:川连、姜连、川黄连、姜黄连,属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等症状。

0评论2014-01-1446

重庆石柱黄连最新价格

0评论1970-01-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