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头孢中间体生产群雄并起 全面本土化集中度提高

1970-01-01 08:33480wang医药经济报

  头孢类药物市场的繁盛,带动了生产中对7-ACA、7-ADCA、GCLE等头孢类母核需求量的增加。发展至今,7-ACA和7-ADCA在我国均已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尤其是7-ADCA产量已居世界首位,而近期,“小头孢”母核如7-ANCA的市场前景也被业内所看好。
 
  7-ACA:全面本土化
 
  前几年,国内市场头孢菌素行情趋热,国内众多制药厂商一窝蜂地争上头孢菌素原料药生产线,使得当时对上游中间体7-ACA的需求量猛增。不少医药中间体厂商看好这一机会而大上7-ACA生产线,有些厂商索性直接从海外进口头C粉末进行裂解来生产7-ACA出售。由此,国内7-ACA最高峰时期年产量曾达5000吨以上。
 
  但国内对7-ACA的实际需求量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大,最终庞大的7-ACA生产能力导致新一轮价格战出现。在2006年年初,国内7-ACA价格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从均价950元/公斤猛降至790元/公斤,为此,全国7-ACA生产厂家净损失高达3.6亿元。业内人士指出,2006年7-ACA降价风波的主要原因在于全国7-ACA产能过剩数量高达整整2000吨,加上山东鲁南制药的3000吨7-ADCA生产新线上马,导致国内生产商对7-ACA前景产生恐慌而价格大跌。
 
  而前几年国内7-ACA价格大战的结果是,西班牙、印度和韩国等国外主要7-ACA供应商已基本退出中国头孢中间体市场,因为每公斤790元的价格对外商来说已无利可图。可以认为,目前7-ACA市场基本上是中国本土的产品。
 
  7-ADCA:产量集中度高
 
  我国的7-ADCA生产近年来发展速度奇快。我国青霉素工业盐产量的激增和大量积压青霉素工业盐急需寻找出路,这就为7-ADCA生产铺平了道路。
 
  我国在短短20年间从零起步,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一大7-ADCA生产国,年产量在5000吨以上。山东鲁南制药成为全国最大7-ADCA生产商,年产能力高达3000吨。
 
  按产量计,国内其他7-ADCA生产商主要有华北制药、福州抗生素公司、哈药和四川长征制药等。但这些药企的7-ADCA年产量相加也不如山东鲁南制药一家高。在国外,最大的7-ADCA生产商为荷兰DSM,据了解,该公司前几年7-ADCA年产量为1500~1600吨。
 
  总的看来,我国国内7-ADCA的年产量已能完全满足国内头孢菌素合成之用,还有部分产品可供出口。美国、欧洲及印度厂商均为我国7-ADCA主要出口市场。
 
  7-ANCA:前景可观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较热销的是“小头孢”中间体,如7-AVCA、7-ACCA和7-ANCA等。
 
  鉴于我国近年来青霉素工业盐生产陷入严重过剩境地的情况,抗生素工业界人士认为:我国过剩的青霉素工业盐的唯一出路在于转化成产品附加值极高的下游衍生物产品,其中最有市场前景的产品为GCLE、7-ACCA和7-ANCA等合成“小头孢”的中间体。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7-ANCA。7-ANCA可用于生产目前国际国内市场销路极佳的几只头孢菌素产品,如头孢羟氨苄、头孢布烯、头孢替勃坦和头孢唑肟等。据中国制药工业协会资深人士透露,近几年来,我国医院“小头孢”销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畅销态势。
 
  然而,问题在于我国至今没有合成出国产7-ANACA,虽然此前曾有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合成成功7-ANCA,但至今尚未形成生产能力。所以,我国所需的7-ANCA每年都需从海外进口。据中国医药工业协会人士透露,我国近年来每年进口的7-ANCA等中间体原料数量有数百吨之多,其中,仅7-ANCA的进口量即有80~90吨左右。
 
  从总体形势看,不少“小头孢”均为国内市场稀缺产品而需要从海外输入,而且,这些产品的专利已到期或即将在两三年内到期,而作为合成这些“小头孢”的7-ANCA,无疑具有巨大市场增长空间。而如果我国能在近期内解决7-ANCA的生产问题,我国将能大量生产和出口各种“小头孢”,从而为头孢菌素出口增添新动力。
 
  观点<<<往下游走是出路
 
  青霉素工业盐原料往何处去,已成为摆在国内大型青霉素工业盐生产商面前的一道难题。如若继续像从前那样以低价出口青霉素工业盐,则国际市场青霉素价格还将一路狂跌。可见,我国青霉素工业盐不能再无限制扩大出口了。
 
  首先,包括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我国主要青霉素工业盐的进口国,近年来均对我国出口青霉素工业盐提出反倾销指控,在这些传统出口市场今后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前景并不乐观。其次,青霉素工业盐国际市场已趋饱和,其出口价格已连续多年低迷,这对我国青霉素生产商极为不利,多数企业已处在亏损边缘或微利保本的尴尬境地。同时,近几年来,国内已投产的大量青霉素工业盐也急需寻找新的出路。
 
  上述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必须走发展高附加值下游衍生物产品的新路。不能像以前那样一味将产品简单地推向国际市场,开发7-ANCA等高附加值青霉素下游产品已势在必行。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大众药:有涨也有跌 独家品种:坐拥话语权
 药价放开:  广东有望先行全国风声渐近  药价或将放开,本土正打响相关政策头一枪。日前广东省卫计委官网发布通知,最引关

0评论2015-01-141815

“全面放开药品价格”是好事吗
国家发改委已向各省物价部门下发征求意见稿,讨论全面放开药品价格。为此,我们也独家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彭森

0评论2015-01-141411

价格松绑 会否带来药价狂涨?
 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日前召开的全国物价局局长会议决定,我国药品价格将全部放开,药品价格有望迎来市场化。有进一步的消息

0评论2015-01-141373

探寻中国医药转型升级的痛点解决之道
未来,传统实业向产业互联网时代迈进,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数据重构商业,流量改写未来,旧模式渐渐消失,与之替代的,将是融合式

0评论2015-01-142473

2014年1-9月中国医药制造业盈利分析
数据显示:2014年1-9月中国医药制造业增速继续放缓,但利润增速环比有所改善。各子行业中,化学原料药盈利下滑,化学制剂增速放

0评论2015-01-141755

创新药与仿制药的政策平衡术
业内一直在谈中国的新药少,而美国新药每年都有几十个,是因为我国企业的研发能力不及他人吗?笔者认为不然。从企业的角度来看,

0评论2015-01-14388

谁在追捧医疗健康投资
尽管经纬投资合伙人张颖近日宣称创投圈泡沫严重,但国内外资本正频频挥着支票大举收购,而中国医疗健康企业成为资本最为青睐的目

0评论2014-09-29313

疫苗产业为何会被“冷落”
生物制药目前已成为医药产业中的一块香饽饽,众多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和生产。疫苗作为生物制药的核心部分,也面临巨大的发展机

0评论2014-08-22349

阻击滥用抗菌药,人脑+电脑
我国控制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这离不开医生的正确决策,也离不开医院和社会的监督。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

0评论2014-08-2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