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专项整治 维护公众用药安全的特殊战役

1970-01-01 08:33490wang中国医药报

  “这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特殊战役,无论是重视的程度,参与的广度,还是整治的深度,都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八项任务和四项目标顺利完成,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这次专项整治在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8年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邵明立对2006年8月开始为期一年半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做出这样的总结。

  对于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来说,2006年是一个“多事之秋”。“齐二药”、“欣弗”等事件相继发生,暴露出我国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反映出药品监管工作存在着薄弱环节。

  2006年8月,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在全国全面展开。在一年半时间里,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派出各类检查组1.2万个,共计4.1万多人次深入基层和监管一线进行检查、督查和巡查??

  在注册环节,集中治理饱受诟病的“一药多名”问题。监督企业撤回注册申请7999个,注销、撤销药品批准文号、医疗器械注册证1604个。

  在生产环节,针对药害事件中暴露的问题,加大监督实施GMP力度。依法收回药品GMP证书157张,责令370多家药械生产企业停产整顿,依法吊销药械生产企业许可证27张。

  在流通环节,开展人血白蛋白、中药非法添加化学物质、中药材专业市场等专项检查。吊销经营许可证1210张,取缔无证经营5719家,取缔挂靠经营726家。与工商等部门一起整治虚假违法药品广告,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170多个,责令下架品种359个。查处各类涉药违法案件32万多件,捣毁制假窝点1100多个。

  此外,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再评价工作进一步加强,为开展专项整治、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技术支持,药品安全事件预警和应急能力有所提高。

  一次专项整治并不能保证今后不会再出现药品安全问题,必须建立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和药品安全长效机制。

  在2007年初召开的全国加强食品药品整治和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强调,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要抓紧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200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对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落实提出明确要求。

  为落实上述要求,全国31个省(区、市)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负责人的食品药品安全组织领导机构。广大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强化管理、严格自律的实际行动,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专项整治,认真履行和承担药品安全责任。专项整治中,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2007年,国家局决定率先在大容量注射剂类药品和重点监管特殊药品生产企业试行派驻监督员制度。专项整治期间,全国共向高风险品种生产企业派驻监督员1800多名。

  2006年,一个新职位在广东一些药品生产企业出现,这就是质量受权人。从最初在一个省份试点,到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直至今年4月,国家局决定分阶段在药品生产企业推行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并将把派驻监督员和质量受权人制度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生产环节药品质量控制。

  针对频发的药害事件,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不断探索现代化监管手段。一些地方开发了药品流通实时监控系统,一些地方对药品生产环节实施远程视频监控。在2008年10月查控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时,武汉市局凭借药品流通远程监控系统,仅用几秒钟就查清了全市相关药品流向,而在2006年齐二药假药案件查处中,该局全员出动,用了16天才完成相关药品清查。

  此外,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按照产品风险度实施分级管理等诸多监管方式的创新,使药品监管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药品监管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专项整治带来的监管责任体系建立和监管机制创新,将继续产生长久、广泛的影响,为维护公众用药安全发挥更大作用。

  今年7月,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我国又启动了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项整治将持续两年时间,由卫生部、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开展。此次专项整治将进一步落实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完善药品生产经营规范和质量标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文(2)
(二)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7.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力量举

0评论2017-06-12791

《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文(1)
按照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级中医药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切实

0评论2017-06-12840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2)
三、重点任务 (一)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 1.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全面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

0评论2017-06-12856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1)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

0评论2017-06-12779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4)
三、完善政策 (一)放宽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

0评论2017-04-24816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3)
(三)支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 促进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机构发展。各地根据康复服务资源配置需求,设立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和疗养

0评论2017-04-24839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
二、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支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培育一批

0评论2017-04-24397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1)
中医药(含民族医药)强调整体把握健康状态,注重个体化,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是我国独

0评论2017-04-2440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读《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规划》编制及

0评论2017-04-24382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5)
二十九、在经费投入上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不断

0评论2017-04-2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