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子长医改”:政府主导 医院回归公益轨道

1970-01-01 08:33180wang医药网

生意社11月3日讯 11月2日,全国县医院改革发展现场会在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召开。
 
    子长,这个昔日以谢子长将军、瓦窑堡会议而著称的红色根据地,这一次是以“成功医改”的崭新面貌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而“子长医改”的实质就是:政府主导,强化投入,力推医院回归公益。
 
    医院何以能“平价”:政府有力保障
 
    “2007年住院花了7000多块,2009年花了5000多块,今年刚住过,加了新药也只花了4000多块钱。”张志杰大爷的一个小本本上,记着多年来县医院看病费用的变化。因为他老伴患脑梗塞、糖尿病等疾病,自2004年开始几乎每年都要住一次院。
 
    看病费用下降的不止张大爷一家人。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子长县医院平均门诊人次费用246元,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已降为87元;住院人次费用则由3018元降为1724元。
 
    子长县医院看病为何能降?这源于2008年6月1日启动的一场由政府主导的公立医院改革:确保医院公益性质,创建“平价医院”。
 
    子长县县委书记薛海涛告诉记者,通过调研发现,群众看病贵主要是药价虚高、检查费用高等方面,而医院“以药养医”体制和政府投入缺位是其主要根源。“基于此,我们着力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减轻医院经营负担。”
 
    政府投入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是全县公立医院由差额单位改为全额预算单位,把过去财政对县医院只核发70%的工资改为100%核发;医务人员津贴补助和人才培养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公立医院的历史债务由县财政统一打包,逐年清还;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更新由县财政负担;取消15%的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因此减收由财政补贴,同时CT、彩超等大型检查费用也下调15%。
 
    子长县县长兰孟偃说,自县里启动医改以来,不含设备购置、基建支出和津补贴,年均用于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财政经常性投入达766万元。
 
    “这些措施卸下了医院沉重的包袱,作为院长也没有经营的压力,可以全力管理业务。”子长县医院院长吴建军说。
 
    针对药价虚高这一“顽疾”,子长县委、县政府也采取措施予以整治:实行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制度,减少流通环节,以大额团购换取药品低价格,实现全县城乡公立医疗机构所有药品同质同价,药品总体价格较省挂网价降低了23.3%,全县公立医院药品价格下降了40%左右。仅此一项,每年就可减轻群众负担800万元。
 医院何以保持活力:人事制度激励
 
    工资有保障了、灰色收入少了……改革中,子长县医院医务人员曾一度出现工作消极、态度冷淡,甚至是推诿病人、外流处方的现象。
 
    “医务人员是否配合支持,事关医改成败。”兰孟偃说,在政府全额投入和转变药品购销体制,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同时,子长县还着力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首先是推行以全员聘用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对医院院长公开招聘,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合同聘用、岗位管理;压缩管理和工勤岗位,定编定岗后,全县卫生事业单位共设岗671个,其中专业技术岗552个,较改革前提高5个百分点。县医院精减科室33个,减少中层管理职位48个。
 
    同时推行以绩效工资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将财政拨付的档案工资和津补贴作为基础工资,分为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岗位工资按考勤发放,绩效工资按绩效评估发放。同时把医院经营利润的30%和财政补贴收益作为效益工资,按考核发放,使医务人员可变动工资占到工资总量的一半以上。县医院同科室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相差5700多元。
 
    “干好干坏完全不一样。”县医院外科主任王晓东说,聘用制度出台后自己的第一想法是“把工作干好,不要被淘汰”。
 
    县医院院长吴建军说,新的人事制度和考核制度调动、激励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与改革前相比,医务人员的收入增加了48%。今年上半年,县医院总诊疗人次同比增长21%,门诊人次上升109%。
 
    与此同时,子长县还通过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监管制度,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等,进一步规范公立医院运行管理,有效保证医院效益和医护人员工资待遇,确保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活力不减、人才不外流。
 
    子长医改”为何能成功:综合措施全面跟进
 
    医改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改善某一方面很难让医改取得成功。对此,子长县委、县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在攻克公立医院这个改革难点的同时,子长县还从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方面采取措施全面跟进。
 
    据了解,子长县一方面加强医疗机构的基础建设,投资5700万元建设的子长县医院门诊住院综合大楼已经封顶,建成了疾控中心综合大楼并配备仪器设备48台件,建成甲级乡镇卫生院6个乙级9个,建成规范化村卫生室300个。同时实行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提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
 
    子长县县长兰孟偃说,子长县还把公立医院改革与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医疗救助等制度相衔接,发挥医疗保障政策的综合效益,扩大医保覆盖面,提高补偿标准,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同时还实施补充医疗救助制度,县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对患者经医保报销、民政救助后仍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
 
    子长县还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一是实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类管理制度。二是合理分配县乡村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任务和经费下沉,发挥乡村两级的作用。三是制定具体的绩效考评办法,对公共卫生服务实行动态管理和目标考核,依据考核评价结果确定财政补助数额,推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
 
    “我们的目标是,逐步实现90%的患者在县内就医,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兰孟偃说。(周婷玉 杨一苗)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文(2)
(二)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7.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促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社会力量举

0评论2017-06-12794

《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文(1)
按照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级中医药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切实

0评论2017-06-12842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2)
三、重点任务 (一)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 1.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全面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

0评论2017-06-12858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1)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

0评论2017-06-12781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4)
三、完善政策 (一)放宽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

0评论2017-04-24818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3)
(三)支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 促进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机构发展。各地根据康复服务资源配置需求,设立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和疗养

0评论2017-04-24841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
二、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支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培育一批

0评论2017-04-24398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1)
中医药(含民族医药)强调整体把握健康状态,注重个体化,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是我国独

0评论2017-04-2440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读《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规划》编制及

0评论2017-04-24384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5)
二十九、在经费投入上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不断

0评论2017-04-2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