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中药材造假 凸显种植流通乱象

1970-01-01 08:33190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

        中药专家自揭家丑
        “有拿地瓜皮当板蓝根卖的,有拿黄豆根冒充黄芪的,还有金银花煮水后当金银花卖的。”近日召开的一次中药研讨会上,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国家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AP)专家组首席专家周荣汉痛斥如今的中药材市场,称造假之奇特,几乎前所未有。
        周荣汉自称“80后”,在中药行业从业逾60年,之所以发此“猛言”,是因“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中药材市场”,且对中药材的种植和流通现状及未来颇感无力。另一个让他感到揪心的事实是,为了实现中药行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10年前国家有关部门开始推动的行业GAP认证计划目前进展缓慢,且前景堪忧。
         日本不久前有组织刊文称,担心中草药成为“中国的第二个稀土”。但这个被国外认定为战略资源性的行业,在中国正陷入一个价值与品质双重的低谷期。“如果说之前中国的稀土是被当做土在贱卖,那么现在的中药材就一直是被当做草在卖。”南京医药(8.78,0.52,6.30%)(600713.SH)旗下中草药电子商务平台绿金在线的首席执行官张文军说。
         中药材乱象
         一位国内知名中药企业的人士会后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周荣汉所言绝非耸人听闻。除了原料药方面的造假问题外,因中成药定性检测的方法存在漏洞,导致生产环节的虚假投料在最终产品的检测上体现不出来,市场上还出现了大批“合格的假药”。
        在之前安徽等省的基本药物招标当中,一瓶60粒装的复方丹参片中标价仅为0.95元。该人士表示,即使按照其主要原料三七的市价300多元/公斤来计算,按照国家药典规定的工艺要求,同样规格的复方丹参片,仅三七一项,成本就要占到3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谈献和表示,由于有关中药材的技术标准问题至今很模糊,中药材的收购方,无论是医院、药房还是药厂,宁愿去收购市场价格最低的药材。因为“如果自己的竞争对手都在这么做,而自己严格按GAP的标准来,成本、价格不知翻了多少倍,市场就不认账”。
        周荣汉之前在走访国内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亳州市场时,就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20元/斤的和100元/斤的黄芪在同一个市场叫卖,金银花的市场价格从60元/斤一直到420元/斤都有卖。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价差,亦与中药材的假冒泛滥现象密不可分。
       中药造假只是这个混乱市场的一种极端体现。谈献和表示,他之前通过在国内的中药材市场生产基地及流通市场蹲点、走访发现,整个产业链还存在着种植来源不清、良种选育滞后、栽培管理粗放、加工手段落后、量质关系失衡、包装仓储失控等诸多问题。而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导致中药材品质、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以容易受潮的金银花为例,其生产到流通的过程,应实现密封管理,才能保证品质及药效。而现在多数药企的仓储及流通过程,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往往50公斤的金银花,用一个简陋的袋子套着,就放到仓库里去了。”
        此外,由于产业链各方对中药材品质质量的忽视,一些中药材已经出现明显的品种退化。谈献和表示,20年前,某省某种中药材被认定为有效成分的含量占3%,现在同一个地方生产出的该类中药材,有效成本占比能达到0.8%的,已经被当地药厂当做品质优秀的来收购了。
         “长此以往,一些不可替代的中药材,面临的结局将是毁灭性的。”谈献和说。
         监管失控之忧
        “最大的问题在于,作为国家中药材GAP专家组首席专家,在看到行业及GAP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后,进京后我不知道该把问题反映给谁。”周荣汉说,之前有吴仪副总理主抓中药行业,国家药监局负责统筹协调。但随着药监局几位前领导经济案事发,药监局诸多权力被收回,中药行业逐渐被主管部门“淡忘”。
          “如今中药行业由9个部委在进行管理,行业戏称‘九龙戏水’,但没有一个部门对它负责。”周荣汉说。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于中药材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考虑,国家曾将发展中药业提到与中国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地位。2001年,在当时国家药监局的推动下,GAP开始试行。这项覆盖中药材生产、加工、流通、仓储等诸多环节的规范,旨在推动国内中药材种植和集约化、规模化和规范化,以及解决中药材行业的标准化问题。
        周荣汉表示,明年将是这项工作推进的第10年,但其至今进展缓慢。10年内总共只认证了51个品种,59家企业,以及66处中药材生产基地。而中国大宗常用的中药材品种约有360个,这也意味着按目前的进度,完成这项工作还需至少60年的时间。而未来如果主管部门缺位的现状继续,目前的进度甚至都难以得到保证。
       由于规范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执行,目前已认证的企业及基地甚至有“回潮”的现象。谈献和表示,主管部门缺位的前提下,医院、药店等中药材的零售终端在采购时只认价格,已认证的药企和种植基地在中药材质量品质上的投入没有回报,“回潮”现象几乎是必然的。
        中药材的质量安全问题之前已屡有发生,如之前多次被曝光的硫磺过量熏蒸中药材的问题,尽管有媒体将其冠以“救命药变夺命药”的标题,但一直未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行业呼吁价值回归
         张文军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有家法国企业常年在吉林抚松县采购人参,全年的采购成本约为200万美元。这批人参作为原材料制成化妆品后又返销到中国,全年的销售额为1.8亿欧元。一出一进之间,价差达148倍。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是,全球8000亿元的中药材市场中,原料70%~80%来自中国,但中国在这条产业链中的占比仅为3%。这中间固然有一些品牌与技术方面的原因,但中药材长期以来遭贱卖的问题也被凸显出来。
        中药材市场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其商品的价格暴涨暴跌,虽有企业从中获利匪浅,但多数行业企业因成本难以控制而叫苦不迭。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1月至5月期间,所检测的537种药材中,有399种价格上涨,平均涨幅为10%,最高涨幅达到400%。
        而另有药企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前几年行情不好的时候,“人参被当做萝卜卖”,太子参在2009年曾被卖到过每公斤40元的价格。进入2011年,其又被卖到500元以上的天价。
        也有行业企业开始尝试通过大宗商品交易,挖掘中药材的价格潜力,并稳定行业商品的市场价格。
        中国期货市场创始人、经济学家常清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中药材行业的大宗商品交易有很多可取之处。首先,其可帮助国内中药材行业发掘其潜在价值,又能抑制住行业商品价格的波动范围。其次,从目前国内运营期货市场的经验来看,大宗交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行业商品标准的建立,这对目前国内的中药材市场来说非常重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草药保健品市场渐入佳境
 日前,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朱兆良院士就合作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签约,双方将针对

0评论2015-08-145362

药材作假怪我咯?卖假药利润大,卖真药不赚钱!
  中药材造假可谓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有染色、加重、用形状类似的伪品冒充真品等等。造假者们为造假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尽管国

0评论2015-07-244571

胡椒收购价涨农民喜上眉梢
  7月15日,国营东昌农场24队职工王玉美、王茂章夫妇正在采摘胡椒。他们种植了10亩胡椒,尽管受持续高温干旱影响,收成较往年

0评论2015-07-244709

部分中药材价格"退烧"
 佛慈、东阿阿胶相继提价的消息使国药中药材的价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走访海口市场了解到,本地阿胶价格暂未

0评论2015-07-243892

微商助销鲜枸杞走俏外地
  6月中旬,我区枸杞进入采摘期,而从去年开始在全国兴起的鲜食枸杞热,让宁夏枸杞的需求大幅增加,一家商贸公司,不到一个月

0评论2015-07-243996

中药原料重楼价格两年翻倍
  从上个月开始,云南白药暂停收购重楼了。昨日,有圈内人士向《金证券》记者透露。  重楼是云南白药旗下多种中成药的原料,

0评论2015-07-244634

乐清成为全国惟一的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
 我市铁皮石斛产业又获得了一张国家级的金名片,日前,国家林业局正式发文认定浙江省乐清市国家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据悉,国

0评论2015-07-244646

固原打造中药材专业仓储交易市场
  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的六盘山地区,气候类型多样,土质肥沃无污染,当地种植出的道地中药材品种多样、品质优良,使道地中药材

0评论2015-07-244511

禹州“中华药王城”项目启动
图为活动现场  7月5日,位于禹州市轩辕大道北段的禹州中华药王城项目正式启动,同期还成功举办了中华药王城投资和招商战略合作

0评论2015-07-244613

苦水玫瑰“喊苦”八成中药材价格低迷
  日前,佛慈、东阿阿胶相继提价的消息,使国药中药材的价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走访兰州市场了解到,在阿胶

0评论2015-07-24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