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突破中药出口4大障碍国家营销亟待建立

1970-01-01 08:3380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

        近年来,我国中药企业积极探索走出去的道路,从传统市场到欧美市场,从边缘食品到跻身药品,从产品输出到文化传播,加速着中药走向世界的步伐。然而,由于面临着文化差异、技术法规、人为排挤、劣药冲击等重重障碍,中药产业走出国门步履维艰。业内人士强烈呼吁,应由国家整体包装营销推广中药,主动自建世界标准,并积极输出传播中医药文化,从而尽快改变中药企业在海外市场散兵游俑、势单力薄的被动局面。
                         
       药企试水国际掘金 市场显示三大信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国力强盛及全球对健康保健的日益重视,中药在世界上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我国部分中药企业积极探索,主动出击,进军国际市场,显现出几大积极信号。
                         
         一是从传统市场向欧美市场挺进。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该公司一年的海外销售收入占全国中成药制剂出口的1/3,如今天士力不仅挺进了海外20多个国家,还正在谋划在南非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而且更让人振奋的是,该公司生产的治疗心血管病的复方丹参滴丸正在通过美国FDA二期认证。
                         
       二是从边缘食品向跻身药品跨越。广州奇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再造丸对治疗中风后遗症有显著疗效,该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就着手高起点地开拓海外市场,坚持力争以药品的合法身份进入海外市场,1999年进军俄罗斯,获得药品永久性注册身份。到目前为止,该单一品种药品已为奇星药业带来3亿元的销售额,撑起了企业1/10的收入来源。
                         
        三是从产品输出向文化传播推进。近年来,中药企业走出去已不再局限于单一药品出口,而是更加注重由产品-渠道-生产-研发-文化链式输出。北京同仁堂集团连续5年蝉联中成药出口全国第一,它走出去遵循的就是这条路径。如今,同仁堂正致力于将中医药文化输出去,他们在海外门店推广医生坐诊的模式,在国外城市社区进行养生讲座,并与孔子学院进行合作。
                         
       药企海外散兵作战 出口面临四大障碍
                         
                         
       调研发现,虽然中药出口实现了诸多可喜的突破,但整体仍是散兵作战、势单力薄的状态,面临着重重障碍。
                         
        首先是文化差异的障碍。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赖小平指出,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中药走出去最大的障碍,如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复合配方,西医则注重定向锁定、集中治疗;西药注重量化研究,中药则不能清晰地说明组分构成等。这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中药文化很难得到理解和应用,中药在海外长期徘徊在边缘状态,难以进入主流市场。
                         
        其次是技术法规的障碍。中药成分复杂,不像西药容易鉴定,国外对中药的进口都有严格的质检标准,有的甚至近乎苛刻,很多国家对中药成分有很多禁忌,各种技术法规层出不穷,往往成为我国中药出口的盲区。据统计,2010年中国对欧盟中成药出口金额为1252.38万美元,同比增长仅为15%,远低于前几年中国对欧盟中成药出口额年均25%的增长幅度。另外,近年来,国际上对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要求愈加严格,也对中药出口造成了较大障碍。
                         
        第三是人为排挤的障碍。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阻碍中药出口。由于历史传统,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也是较大的传统医药市场,他们凭借科技和资金的优势,积极开发中成药,抢占国际市场。而一旦我国大陆出口中药在某个市场威胁到他们的地位时,他们会成为人为排挤中药的很大阻力。
                         
        第四是劣药冲击的障碍。近年来,一些假冒伪劣的“山寨中药”蒙混出口,不仅质量低下,而且价格低廉,“萝卜干被卖成人参”,极大损害了中药形象,也影响了国家的海外形象。天津天士力国际营销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标指出,中药出口实行“落地式管理”,导致部分中药出口质量无人把关,出口质量良莠不齐,不仅挤占了合格中药的市场,而且还损坏了中药名誉。如尼日利亚当地政府就强烈反映,因为实行落地式管理,许多劣质中药也涌了进来,可当地也没有完善的中药检测机构,无法鉴别管理。“我国政府要在出口时,在源头上把好质量关。”戴标说。
                         
       推行国家营销战略 打造中华国粹名片
                         
                         
        国家公关营销,发力海外推介。业内人士呼吁,中药出口应上升为国家战略,借助国家整体力量大力向海外推介中药。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德勤建议,我国政府营销中药应学习韩国经验,为把高丽参推广到中国,韩国商务部带队进行谈判。我国应与中药出口国建立对话协商的沟通机制,形成双边信息传递渠道,发生贸易摩擦时国家出面进行危机公关,甚至国家领导人可带一些中药名师、名企、名药出访,由国家力量来强力推广中药。
                         
        联合技术研发,中外技术接轨。赖小平认为,中药要坚实地走出国门,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在传承中创新,提高技术含量,用高科技手段改造现有中药产品的生产工艺和品种,以符合国外医药法规的要求。可通过联合技术开发,利用和吸收国外对中药化学、药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成果,提升我国中药产业的总体水平,从而扩大中药产品在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
                         
        主动抱团出击,自建世界标准。广州奇星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光亮认为,中药自建世界标准是摆脱目前中药困境的重要出路。“我们总是按照西方国家标准来研发生产,但中西方文化和中医药理论体系差异较大,这种适应很难使中药赢得主动地位。国家应组织专业权威人士研究制定中药的世界标准,保留中药的完整精髓,让世界来接受中药体系和标准。”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应主动改变散兵游俑的状态,抱团出击。天士力集团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利用企业多年来开拓海外市场的经验,组织业内出口企业,搭建了一个行业出口联盟,扶持其他优秀企业优势品种少走弯路走出国门。
                         
        销售教育并重,中西文化对接。业内人士共同建议,中药走出去,文化要先行。应积极将中药店铺、中医诊所、教育培训机构开到海外,要实现从中药出口到文化传播的延伸,让中药国粹文化在异国固化下来,中医药才能在海外生根发芽。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中草药保健品市场渐入佳境
 日前,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朱兆良院士就合作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签约,双方将针对

0评论2015-08-145362

药材作假怪我咯?卖假药利润大,卖真药不赚钱!
  中药材造假可谓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有染色、加重、用形状类似的伪品冒充真品等等。造假者们为造假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尽管国

0评论2015-07-244571

胡椒收购价涨农民喜上眉梢
  7月15日,国营东昌农场24队职工王玉美、王茂章夫妇正在采摘胡椒。他们种植了10亩胡椒,尽管受持续高温干旱影响,收成较往年

0评论2015-07-244709

部分中药材价格"退烧"
 佛慈、东阿阿胶相继提价的消息使国药中药材的价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走访海口市场了解到,本地阿胶价格暂未

0评论2015-07-243892

微商助销鲜枸杞走俏外地
  6月中旬,我区枸杞进入采摘期,而从去年开始在全国兴起的鲜食枸杞热,让宁夏枸杞的需求大幅增加,一家商贸公司,不到一个月

0评论2015-07-243996

中药原料重楼价格两年翻倍
  从上个月开始,云南白药暂停收购重楼了。昨日,有圈内人士向《金证券》记者透露。  重楼是云南白药旗下多种中成药的原料,

0评论2015-07-244634

乐清成为全国惟一的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
 我市铁皮石斛产业又获得了一张国家级的金名片,日前,国家林业局正式发文认定浙江省乐清市国家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据悉,国

0评论2015-07-244646

固原打造中药材专业仓储交易市场
  固原市位于宁夏南部的六盘山地区,气候类型多样,土质肥沃无污染,当地种植出的道地中药材品种多样、品质优良,使道地中药材

0评论2015-07-244511

禹州“中华药王城”项目启动
图为活动现场  7月5日,位于禹州市轩辕大道北段的禹州中华药王城项目正式启动,同期还成功举办了中华药王城投资和招商战略合作

0评论2015-07-244613

苦水玫瑰“喊苦”八成中药材价格低迷
  日前,佛慈、东阿阿胶相继提价的消息,使国药中药材的价格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记者走访兰州市场了解到,在阿胶

0评论2015-07-24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