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高价惯性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很多家种中药材的大面积扩种,产量大增,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其价格的剧烈波动也导致了中药材供求矛盾的加剧。
白芷目前产新之中,受去年高价的影响,本地扩种面积很大,虽然因干旱导致单产降低,但也很难改变总量大于去年的事实。产新之初,一下子跌入低谷(3.8-4.5元),价格便宜吸引了很多药商前来抢购,很快价格又升至6.5-7.5元,并且还有再升的可能。
其实白芷的管理是非常粗放的,幼苗时打两遍除草剂,阔叶草人工拔掉,只要水肥能够跟上,它的产量是很高的,一般亩产在500--600公斤。它可以用机械采挖,这样就减少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只要价格合理,能够很快恢复生产,6--7元的价格药农还是愿意种植的。如果明年没有自然灾害的话,白芷应进入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
从白芷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很多药商闲置资金相当充裕,视价低入手的人很多。从长远看,我们还应给农民算一下帐,6--7元的价格药农在正常年份就可以有个不错的收入,不要说价格还会再升了,他们何乐而不为!同时给囤积商们真诚地说一句:适时而做,见好就收。
太子参从二三十元起步一直涨到三四百元,而且能够维持几年的高价,实属药市中少有的涨价品种,由于太子参库存见底,产新之中掉价很慢。今年太子参不管掉到什么价位,它反弹的力度都是十分有限的,不可能出现像去年的情景。做反弹的药商一定要把握好火候,适时出手。
槐米产新结束,这个东南西北都产的品种,其产量很难把握,不说它有大小年之分,资源如何丰实,我们就说它的价格,如果价格合理产量应不在话下。今年槐米产新价低,农民视价低而不理睬,等价格稍好一点已错过了采摘时间,变成了槐花。今年槐米产新时遇到了连阴雨天气,这也给加工槐米造成了很大影响。如果提取厂需求旺盛,槐米还有上涨的可能。
我们看问题都要一分为二,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还要看到事物的反面,世上的事物总是有“因”必有“果”,也可能因为其他因素导致提取物销售不畅,致使槐米需求不旺,造成价位低落。世间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不要总认为自己拿到的东西都是“金子”爱不释手。
元胡据当地农民反映,实际产量并不高,市场人气又增,产地货源不易组织,药农惜售,商贩囤积。随着打假工作的持续深入,这个与造假有关的品种甩掉了包袱,价格又涨。我们以前也分析过元胡的情况,如果造假者无藏身之地,它的价格绝不是今天的这个价格。
还有一些与造假有关的品种,如红花、海金砂、蒲黄、猎苓、阿胶、僵蚕等等一大批中药材,如果从源头上遏制了掺假使假的行为,那么这些品种出现的商机将毫无悬念的暴露在我们的视线之下。
很多动物类药材受高价行情的冲击,出现短暂回调。人为破坏了环境和大量捕杀造成了资源一天天的减少,它们越来越紧缺,如水蛇、天龙、大将军、全蝎、蜈蚣、白花蛇、乌梢蛇等一批动物类名贵中药材。它们都有着同样的命运,短短的十年间它们的身价翻了数倍,可见资源的匮乏。
如果它们不能得到家养成功,肯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影响正常的药用,它们的价值是被肯定的,其用量年年增加,若干年后它们的身价又不知该是多少?
野生植物药材也在遭受同样的打击,无序地开采和破坏,造成了野生药材逐年减少,如:苦参、连翘、防己、肉苁蓉、锁阳、麻黄、红景天等等。人们在利用它的价值时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资源的枯竭会带给后人怎样的困苦。
今年以来,始终未见哪个品种红得出奇,热得发狂。药商们都冷静的思考、理智的分析,认真对待每个中药材品种,生怕走错了路变得无法收拾。把“利”与“害”的关系明明白白地摆在桌面上,遇事能够冷静对待,有些事缓缓再做决定,确实能为我们挽回很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