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自去年产新后,行情稳步上涨,因产新期间,产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务工,造成采挖人员减少,加之山上的资源匮乏,大货难寻,价格迅速上涨,该品家种尚未研究成功,笔者认为,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扬。
白芨为兰科植物白芨的块茎。为不规则扁园形,有2—3个爪状分枝。表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白芨性微寒,味苦、干、涩,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能。白芨年用量在600—700吨,它是多种中成药的原料,如快胃片年需100多吨。单味白芨生产的白芨冲剂,疗效显著,云南的两家药厂年需百吨以上。另外工业上作染布的粘合剂,在踩去粗皮,投入沸水中煮5—1卷烟生产上,卷制的烟条就是用白芨作粘合剂。装裱字画用的粘合剂也是白芨制作的,所以说白芨的年用量约800-900吨。白芨产区广泛,但成批的货源不多,产新期在9—10月。挖出鲜品后置清水中浸泡1小时,用脚0分钟,至茎内无白心时捞出晒干,若遇阴天还需炕干,费工费时,生长年限长,2年才生出2—3个块茎,第三年生出4—6个,第四年生出8—12个,一旦过度采挖,恢复产量需求很长时间。
白芨又名甘根、白根、白乌儿头、羊角七等,是兰科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浙江等地,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主要集散地为四川成都荷花池药材市场;云南的文山、思茅、丽江、楚雄;贵州的独山、遵义、安顺等地;而湖南的怀化地区,湖北的恩施地区,陕西的商洛、汉中地以及河南的伏牛山一带,也为市场提供货源,但数量很少。白芨生长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山谷或山的背阴处,生长年限长。一旦过度采挖,要恢复其产量需要很长时间。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大量采挖导致了白芨资源分布地锐减,已经使得白芨的资源严重不足,产量逐步下降。加之人们的生活环境对野生资源的生长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目前市场上的白芨资源较少,而且个头也再也看不到以前那么大的个头的货,当前市场多是小的多,大的少,含潮大、质量差,采挖的地方也越来越远,采挖难度在不断增大,采挖人员逐年减少,随着工值得不断提高,采挖成本也因此在不断地提高,每天根本采挖不了多少货源,而且需要走上十几里路,以目前白芨的现状,价格上涨符合情理。
白芨新货上市时间尽管主要集中在7-10月,但实际上白芨除冬天以外,其余时间均可采挖,但是质量不如正常月份采挖的质量好,含量也不能够达到药典的标准,所以一般的采挖多是在靠近正常月份药农才会去采挖,该品的仓储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由于在囤积的前提下,商家会考虑到成本问题,一旦建仓成功后,其保管费用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增加,成本自然会随之上涨,如若价格上涨幅度不大无从赢利,前几年,由于医药部门资金紧张,忽视了白芨的收购工作,致使白芨的库存下降,碰上厂家需大货时,市场上往往无货可供,有时候市场上竟然出现“有价无货”的反常现象。就目前而言白芨的社会库存量是比较薄弱的。随着需求的拉升,供求矛盾的不断激化,终究会有一天白芨价格会让药商们膛目结舌。
如果会有资金注入,其价就会出现暴涨,从正常需求走动的市场因素看,预计白芨将在高价位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