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主产于湖北,总产量大约占70%左右。以宜昌市、随州市、荆门市、襄樊市为主要产区。荆州市、党样、荆门市、安陆市、大悟市、枝江县为次产区。目前蜈蚣陆续产新上市价格普遍上浮,以12公斤以上为例由去年同期的150-160元/百条,升为今年同期的170-180元/百条,无论是从次产区的大悟、广水还是主产区的宜昌,无论是到襄樊还是枝江,价格基本上持平,相互差价近3-5分而已。
自清明以来,各产区新货的产量越来越多,怎会价格上扬呢?
捕捉蜈蚣劳动力减少:捕捉蜈蚣起早贪黑,越岭爬坡,多以青壮年所为,现在外出务工经商增多,大大减弱捕捉蜈蚣的有生力量。况且捕捉收购蜈蚣的时间,仅在清明至立夏的时机,是短暂的。而进城务工经商是长期的,经济效益比干又脏又累又臭蜈蚣的收购捕捉工作要好得多,此举导致蜈蚣新品产量明显下降。
气温偏低,不利于蜈蚣出土活动:蜈蚣喜生活在丘陵地带,高原平原、高原山川均不产。多在土壤湿润的丘陵地段出没,适宜在25-26摄氏度的天气极少见。蜈蚣不见出土活动,捕捉十分困难,产量非常有限。
产区库存不足,随收随售:在各产区的收购点(站)内,一般情况下,随着季节收购,随即出售,赚上个辛苦费,连加工后爪子也被抢购一空,库存买方没有定金,是不存放的。夏季很容易找到虫子的伤害与霉蛀。以广水市和襄樊市两地收购站为例,一般随手随销,见利就抛,不做库存,不占用资金,不影响收购资金周转。加上连年的捕捉导致产量急剧下降,导致资源严重枯竭。
蜈蚣后市分析:根据主产区和次产区的收购情况反馈显示:蜈蚣一年小于一年,产量逐年下滑。在次产区的沙洋、枝江,小商小贩们惜售喊价180-190元/百条,低于价位别想购货,每捆100条不给加工成排,整个产区的情况窥一斑而见全豹,大同小异。总之产量不足,库存下降。而市场需求连年上升,随库存量的下降,市场上新货的消耗,今年第三、四季度,蜈蚣价格还有上升的趋势,冲上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