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柰,国内产新早已结束,国外也已是产新后期,随进口来货量的减少,购买入手者增多,行情稍显反弹。现在市场上缅甸黄泥土产的统片售价在14.5元,印尼黑泥产的优质圆片在16元,国产广西货在26元,正品广东阳春货为28元。由于其价格曾在历史有过60元的高价作参考,又是用量上万吨的大品种,因此价格相对偏低的山柰备受商家关注,后市如何?笔者简单分析如下。
生产难以大量发展。山柰是一种生长在亚热带地区的植物,喜欢较高温度,怕寒冷,适宜种植山柰的地域较为狭窄;同时山柰种植对土壤要求也十分严格,只有在无水浸又无干旱的半坡田种植才能获得高产量,而且不能重茬,生产难以大量发展。
生产量减少。由于这二年行情低迷,药农多放松管理,且受旱灾的影响造成山柰的生长不良,总体单产量有所下降,加上各产区种植面积也大幅减少。据有关部门调查,缅甸其中一个主产地区产量为10万公斤左右,比前两年的年产20-25万公斤又减少了40%-50%。
药农加工干货不积极。山柰鲜货价为3.5元/千克,加工1千克干货需鲜货4.5-5千克,加上干货价格低,走动不快,药农一般都不愿加工干货,出售鲜货收入反而更可观。因此,一般将大批鲜山柰作为疏菜供应或出口到其他国家。新货上市后,鲜货消耗量已显大量增多,使得今年山柰干货产量减少。故而,产新尚未完全结束,行情就有反弹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