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品种植投入成本较低,亩用秧仅80-100斤,而今春秧苗价格仅为1.5元/斤,该品易管易收,对土地要求也不严,这是其种植优势之一,但亩产400-600斤,以当前价格、亩产500斤计算,毛收益不足2000元,除去种苗及肥料、加工等费用,净收益仅仅和玉米持平,况且玉米为半季作物,而紫菀春种秋或冬收,整体情况看同一块地,小麦和玉米连做,效益要高于紫菀不少,而且种植期间管理也较轻松,当前其种植效益与防风、丹参、白芷之类药材更无优势可言,因此紫苑种植萎缩也是情理之中。
紫菀从2009年产新开始价格上升明显,这其中有多年低价种植减少的原因,也有业外资金运作的原因,无论怎样,紫菀高价刺激了农民种植积极性,一方面产地扩种,另一方面价格上升过程中,实际消化没有明显增加,而市场倒手率不断增多,价格下跌后,产地和市场都积累下一定库存,而且成本高,价格差距大,多数不愿意卖货,而自去年产新至今,新货多在种植户手中,种植所调减,但在库存多消化少的形势下,行情低迷难起。
以上情形看,紫菀种植调减并不能引起行情的明显变化,而销量问题是行情转好的瓶颈,而且亳州产地作为主产区,其套种形式,更降低了成本,所以经营户对其关注力一直不大,尽管紫菀价位有优势,但受存货和销量的影响,价格上升将是缓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