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产新价滑 后市低迷

   1970-01-01 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830

 今年10月中旬,从甘肃陇西到渭源、岷县、宕昌等地,黄芪大量产新。由于今年生长季节雨水充沛,各地均反映长势良好,单产增加。陇西首阳、碧岩、柯寨、双泉和渭源莲峰、蒲川、路园等主产地药农大量引进旋耕机等机械采挖方式,采挖进度和效率显著提高。丰收的黄芪能否圆了药农的增收梦想呢?

  黄芪因2002~2008年连续低价造成种植萎缩,2009~2012年连续3年价格上升,进而带动种植面积在全国各地再次恢复,并从传统的甘肃、内蒙古、山西主产区,一直延伸到宁夏、青海、河西等地。据笔者深入产区考察了解,今年黄芪普遍根条粗壮、主根长,没有麻口病等病害,品相好,单产比去年增加1倍左右,鲜货平均亩产1000千克,按目前20元的市价,每亩地可以卖7000元,除去2000多元的种植成本,农民种植收入约5000元,获利较丰厚。而且今年育苗均获成功,明年种植基础较好,扩种意愿强烈。

  近年来黄芪库存量虽有下降,但总体仍有盈余。随着天气转冷,黄芪进入销售旺季,同时新货上市还需要两个月,暂时对市场的冲击力不大,目前市场平稳,价格小幅下滑1元左右,小条价16.5~17元,中条价18~18.5元,大条价19~19.5元,统片20元左右,交易较为活跃。鲜货价格6~7元,仅有少量加工户收购。

  由于黄芪生产恢复较快并有进一步增加趋势,预计黄芪短期内在需求拉动下价格下滑空间不大,但明春大量产新上市后行情将会进入持续低迷阶段。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