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夏都、钧都、药都”的美誉,古往今来,历代先贤圣医在此行医采药,名商大贾在此坐堂开庄,故得“天下药都”之称。禹州与中医药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以“医到禹州方为妙,药到禹州倍生香”享誉中外。
1990年10月,禹州中药材市场正式建成开业, 1996年9月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被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为全国十七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1998年,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了占地400余亩、街道三纵十三横、门店2000余间的现代化专业市场,现有药商近600家,经营中药材2000种以上,2015年销售量达75000吨,交易额近35亿元,从业人员达20000人。
进入新时期以来,为了实现禹州这座传统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该市将中医药定位为两大接续主导产业之一,围绕成药龙头,加快发展生物制药、中药饮片、动物疫苗、中药保健等现代医药产业,延展连片种植、医药物流、技术平台、第三方评价和产品溯源,着力打造百亿级医药产业集群。
为做好顶层设计,禹州市聘请了由中国中药协会房书亭会长任主任的中药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高标准起草了《创建禹州全国新型中药材专业市场示范区规划》和《禹州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将禹州中医药产业发展和中药材专业市场示范区建设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行统筹谋划,规划建设占地总面积10.2平方公里、一期总投资150亿元的医药健康产业园,将产业规划、专业园区规划和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深度融合,积极推进中药材种植、加工、批发物流、电子商务等各类企业的汇聚与资源整合。目前,该市医药健康产业园一期已入驻3家大型医药企业,有两家企业正处于试生产阶段。
该市还大力实施“招才引智”计划,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张志东博士、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梁剑平博士,全力建设国内最大的青蒿素生产基地,并立足中药产业优势,本着药食同源理念,积极发展具有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生态采摘等多种功能的中药材养生示范园,引导人们由依药治病向中药养生保健转变。
禹州中药材的规模化种植和基地化建设也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该市中药材主要品种有牛蒡子、杭白菊、迷迭香、金银花、连翘、木瓜、地黄、杜仲、山茱萸等,总种植面积达40万亩,被省农业厅、河南日报社评选为“河南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牛蒡子、石榴两种中药材取得省标准化农产品认证,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豫西丹参四个药材品种被国家批准为原产地地域保护品种,禹州还成为农业部批准的全国唯一的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
为进一步提高禹州中药材市场在同行业中的地位,扩大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推动禹州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自2002年启动以来,禹州市连续举办了十届中国(禹州)中医药交易会,累计成交额达400亿元以上,并借助盛会平台,在其他合作领域签约逾百亿元,使中医药产业成为禹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2008年,“禹州中药材加工炮制技艺”、“禹州药会”被列入河南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中国中药行业首批中药材优秀产地县”称号。2013年,被商务部确定为“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单位;2014年,被商务部确定为“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研究课题——中药材气调贮存养护试点单位”。
在今后的发展中,禹州将紧紧围绕“质量保障、信息服务、现代交易、物流配套、政府监管”五大体系建设,着力实现仓储集中化、交易公司化、初加工包装标准化,推动创建全国中药材专业市场示范区,全面打造“药香禹州”品牌。计划通过5~8年的努力,将禹州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打造成国家级重点新型专业市场示范区、河南省药材集散中心、现货与期货电子交易中心,规范化交易规模超过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