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原以野生品供应市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用量增大,野生知母供应渐趋紧张,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野生逐渐变为家种。因知母生长周期长,生产、加工费事、费时,辛辛苦苦种出来,很难赶上好行情,每每10元以下的低价让人们没有种植热情。
2008年毛知母告别10元低价,开始向上发力,至2008年6月份到达峰值15元上下,而此次价格上涨供求关系是否就是主要矛盾呢?笔者进行了一番考证,得出如下结论,此次价格上涨生产调减不是主要矛盾,有资料显示,国家统计局2006年2月份公布的CPI指数为100.9,同比增幅为-2.89%,而2008年2月份公布的CPI指数为108.7,同比增幅为5.84%,一目了然,此次价升,通货膨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此后随着CPI数据回落,受政策大环境影响,知母价格随之回落,当时农民生活水平已经不是2001年的水平了,价格下落农民惜售,毕竟存量不如往年,09年春季价格触底反弹,行情好转,当此之时农民看到价格再次上涨,种植积极性被调动,当年恢复种植,但是09年产区内家种药材价格普遍上升,药农可选择余地较大,知母面积并没有大幅增加,之后知母价格便随着产新价落,旺季销快淡季销少而起起伏伏。
进入2009年因金融危机催生的中国救市计划后期效应显现,下半年新一轮统货膨胀开始蔓延,体现在中药材种植业中,就是生产成本提高,劳动工值上涨,加之国家大力发展中医中药,中药材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时期,需求量增加,再有就是近一两年自然灾害影响部分中药材品种产量,终于促成了
“中药材涨价风潮”,知母价格在这次风朝中再次上涨,然物极必反,
10年10月国家出台政策平抑物价,知母价格泡沫部分开始褪去,进入2011年行情转稳,此次涨跌又告一段落。转眼进入秋季,知母又到产新时期,今明两年要采挖的地块应为2008年或者是2009年种植的,产量应该比正常年份要高,对目前平稳的行情有一定影响,以目前市场形势看,如果购销依然不见好转,今秋明春价格应由小幅度下滑。
2011年春季知母价格正是从峰值跌落,而地产大宗品种普遍在中高价稳徘徊,从今春种子市场销售情况看,沙参、防风、丹参、天南星等种苗抢购成风,价格达到历史最高,而知母种子仅为20元上下,为价格较低的品种之一,且今年种子量不是太大,质量又参差不齐,秧苗仅为4元/斤,价低无人问,今年下种面积难有增加,再者知母生产发展缓慢,近两年粮食价格上涨明显,农民收入来源增加,且种植粮食已实现了半机械化,农闲还可以打零工,中药材种植仍处于劳动密集型阶段,毛知母采收、加工费工费时,而且种植知母2-3年后的效益还是未知数,现在农民风险意识增强比,近年更多的农民愿意种植生长时间较短,且效益好的品种。
总之,毛知母行情能否继续下行,还要看今秋明春的产量如何,但是销量不见增加,其价仍有下滑可能,但是通胀导致生产成本提高,价格不会偏离价值太远,目前知母行情仍属调整震荡期,今秋明春农民仍可适当引种毛知母,在下一个生长周期里,毛知母行情仍会再次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