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野生分布在各地湖泊江河中,主产在江苏洪泽湖、山东微山湖和湖北、河南、吉林、黑龙江等地。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各地水体污染严重,水蛭生存环境遭受破坏,资源出现危机,导致水蛭行情步步攀高。前几年,环境治理力度加大,水质有所改善,水蛭资源得到一定程度恢复。
水蛭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效果明显。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水蛭销量也在增加。
目前水蛭正运行到一个中高价位。前些年压的货大部分已经抛出,有相当一大部分保本卖掉,也有小部分在等待更高价位的到来。此品没有庄家,运行平稳。秋货产新前风险暂时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的增减,市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几年下来,水蛭积压的库存渐渐消化。水蛭行情低迷多年后再次复苏,价格逐年走高。尤其是2010年,水蛭价格翻倍上涨,极大调动起了人们捕捉积极性,大小一起捉,过度捕捉再度加剧。一些新开发的产区,仅仅两三年就出现资源枯竭的迹象。多年来活水蛭收购价未破元,去年春季陡涨至60多元。去年春季产新过后,各产区捕捉一直未停,产量比去年略有增加。
水蛭资源得不到涵养,危机加剧。野生资源减少,家养是大势所趋。一些媒体也夸大宣传水蛭养殖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给了水蛭苗倒卖者机会,诱导人们盲目投资。水蛭养殖技术已过关,但繁育技术仍未过关,多是以小养大,资源总量并未增加,出现恶性循环,反加剧资源枯竭。
从各产区水蛭产新情况看,从目前看去年产量增加是一时的。由于水蛭野生资源减少,今、明、后年产量下降的问题将会凸显出来。水蛭行情回落也是暂时的。
水蛭生产有数个不利因素:一是资源零星,二是一旦捕捞资源恢复缓慢,三是除传统产区外水蛭的价值并不被人们所认识,产地相对较窄。传统产区有河北白洋淀、江苏的洪泽湖、江西的九江,安徽、浙江、湖北等地也产,近年又开辟了东北小水蛭产区。各产地的情况有其相似之处,那便是不开发资源量还可以,一经捕捞资源很快便会枯竭,这不能不说与水蛭的繁殖能力差、生长缓慢有直接关系。大江南北的新老产区是这样,近年开发的东北小水蛭产区也是这样,仅仅三五年资源便枯竭了。
水蛭的开发利用似乎形成了一个怪圈:产量下降价便上走,价格一上,产地便竭泽而渔使产量更少。以目前的产销形势此怪圈有愈演愈烈之势,价格持续走高便也是顺理成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