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跨国药企挤压 生物医药产业本土优势渐失

1970-01-01 08:33270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众多海外人才回国助推,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其中,生物医药CRO合同研究组织)和生物仿制药生产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国内CRO领域,药明康德利用自身国际背景突破国内市场的狭小格局,通过本土操作成为成本领先者,经过10余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CRO企业之一。而本土的中信国健走的是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借助益赛普这一拳头产品,带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近日出炉的《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指出,两者分别作为所在行业的代表,尽管发展路径不尽相同,但仍有一些共同点,如竞争优势仍然集中在低人力成本和原材料供应方面,这是中国CRO企业和生物仿制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有力武器。
 
  但与此同时,技术基础的薄弱经验积累的不足、跨国药企的挤压以及风险投资的欠缺等因素越来越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
 
  人才“捆绑”战略
 
  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以北京、上海、山东、江苏等地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企业集群集群内部有明显分工加速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增长272%其中在CRO领域,我国已经超过印度,成为亚洲研发外包的首选地。
 
  上述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的报告指出:“中国各级政府和国内药企日益注重吸引高端海外人才,归国留学人员带来的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促进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药明康德和中信国健为例,两者科研管理核心团队大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并均持有公司相当一部分股份,从而使核心团队的利益与股东利益捆绑在一起,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向国际通行做法靠拢。其中,药明康德创始人李革的海外背景是该公司能够从国内众多CRO企业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该公司所有的124项发明专利申请中,发明人中包括李革的多达69项。
 

 

  据调查,仅在京津地区,中美奥达、中美冠科、康希诺等多家生物医药企业的核心团队皆来自海外生物医药巨头。这类由归国高端人才创办的生物医药企业较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认可,为其后续发展壮大提供保障。
 
  例如,去年5月,中美冠科完成了2880万美元的第三轮融资。同年,创办近3年多的康希诺获得了3000万元的风险投资。
 
  在这些海外归国人员的强力推动下,国内生物医药企业从早期研发、临床试验到最终产业化的各个环节,都拥有成本优势。
 
  据统计,药明康德的人均营业成本不到国外竞争对手的一半,中信国健产品售价仅为进口药的20%,但仍能保证营业利润率逐年提升。这些都是我国原材料和人力等要素价格优势的直观体现,也是国内生物医药行业企业与跨国企业竞争的主要优势。
 
  本土优势弱化
 
  然而,本土生物医药企业的上述成本优势正在逐渐弱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人民币升值、人力成本上升以及越来越多企业的加入,该领域已出现竞争压价的现象,使得本土CRO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上述分析报告显示,在高速成长的背后,国内CRO的领军企业药明康德面临一系列隐忧,比如技术基础狭窄、创新能力缺乏、客户集中度高等。而对于中信国健,销售过度依赖某一种药物,反映了其技术积累不足。
 
  该机构研究人员称:“国内生物科技基础科研水平整体不高,已经成为制约相关产业发展的瓶颈。”
 

 

  美国的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都是依托基础研究的突破性成果,结合风险投资发展起来的,两者缺一不可。上述分析报告指出,反观国内的情况,虽然近两年风险投资的队伍不断扩大,但基础科研水平有待提高,造成有投资价值的突破性成果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此外,发达国家医药市场表现疲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医药需求持续增长,许多跨国药企开始在我国进行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通过并购国内发展较好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等方式冲击本土生物医药产业。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周泽奇表示,目前全球十大药企几乎均已在华投资设厂或建立研发中心,已从传统的处方药销售向全产业链布局转变。诸如诺华以1.25亿美元收购了浙江天元85%的股权,辉瑞出资2.95亿美元与海正药业合资,葛兰素史克将海王英特龙变为其独资公司等等。
 
  同时,由于风险大投入高周期长等因素,本土生物医药企业面临融资方面的困难。在美国等生物医药产业发达国家,药企的创立和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的支持。在这些国家,风险投资相对成熟,在注资生物医药企业获得丰厚利润回报的同时,知道如何更好地规避风险。而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风险投资热情虽然不断增长,但尚未成熟。一些由海外归国团队组建的生物医药企业也主要是靠海外风投。
 
  近年,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一些商业银行先后推出金融激励方案。北京银行副行长许宁跃表示,近些年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很快,但真正能满足生物药企创业初期融资需求的风险投资公司数量还不是很多,更多的还是各家商业银行在为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尽管有银行的支持,但生物医药产业的长远发展仍待本土风投市场逐步成熟。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2015:非洲如何走出埃博拉阴霾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中旬访问非洲时曾经表示: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非洲。  在全球经济总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非洲经

0评论2015-01-143089

外企独占高端医疗器械市场 国产品牌不被认可
卫计委和工信部联合召开会议称,将建立三甲医院主动使用国产医疗设备激励机制。  但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近一个月调查

0评论2015-01-142221

药企探路规模化制剂出口
 在全球医药市场变革及我国制剂出口才迈出第一步的当下,国内药企必须洞悉国际市场的特征,并找准国际化路途中存在的难题,进而

0评论2015-01-141941

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制药榜
 《财富》杂志7月7日全球同步发布了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零售业巨头沃尔玛重回榜首,中国上榜公司数量创纪录地达到1

0评论2014-07-231355

国外441种专利药步入“解禁期”
3.1类新药的春天似乎正要来临。数据显示,从2014年开始的未来5年内,国外的原研药专利将逐渐到期,累计药品将达到441种。其中,

0评论2014-07-231482

美国如何缓解医患矛盾?给大夫上高额保险
医患矛盾几乎是每个国家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美国尽管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但每年因医疗事故造成的病人死亡也不在

0评论2014-07-232330

2013年我国与日韩中药贸易情况分析
2013年我国与日本中药贸易额为5亿美元,同比微降2.7%。其中,我国对日本中药出口额为4.5亿美元,同比下降4.69%;从日本中药进口

0评论2014-07-23320

俄专家说9月可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流感研究所流感进化变异实验室主任叶罗普金29日对媒体说,一般情况下流感疫苗的研制需要7到8个月的时间,但在此次疫情紧急的情况下疫苗研制时间将缩减到3个月,“也就是说,流感疫苗将在今年9月初研制出来”。

0评论1970-01-01242

埃及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东地中海区域办事处2日宣布,埃及当天确诊该国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这也是非洲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0评论1970-01-0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