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抗生素滥用“流行” 国际市场销量稳步上升

1970-01-01 08:33360wang医药经济报

  特别是一些开始富裕起来的第三世界国家,其抗生素滥用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马来西亚:进口品速增
 
  以东南亚的石油国——马来西亚为例,1993年,马来西亚进口抗生素类药品比1982年增长了100%,达8500万林吉特(林吉特为马来西亚的法定货币),而2007年,马来西亚进口抗生素类药品又比1993年增长了150%以上,其中半合成青霉素类药品占进口抗生素总量的28%。据马来西亚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抗生素已占该国药品市场总销售额14%的份额。作为非人口大国的马来西亚,正是全球抗生素市场繁荣兴旺的一个缩影。
 
  从抗生素类药品的品种上看,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十几年前就制订了一份供各国卫生部门参照执行的“常用基本药物目录”,其中抗生素类药品仅有20多只(全球总共约有250只抗生素制剂)。但事实上,马来西亚医院常年使用的抗生素及抗菌药物品种多达200只,制剂多达上千种以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只有一个,马来西亚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时能得到制药公司的医药代表给予的回扣。
 
  日本:头孢类用量惊人
 
  日本作为亚洲惟一一个发达国家,其抗生素的销量同样十分可观。其中缘由是:日本医生在为病人开抗生素处方时,最多可拿到占药品零售价24%的回扣,而且众所周知,日本药品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在如此优厚条件的刺激下,医生们很难经受得住回扣这颗“糖衣炮弹”的攻击。
 
  据保守估计,日本国内活跃着43000多名医药代表,平均每名日本执业医师每年至少要接听450个由这些医药代表打来的“推销电话”,故日本抗生素市场犹如脱缰之马迅猛发展。有日本媒体报道,20年前(1988年),日本全国抗生素类药品的总销售额仅为17亿美元,而21世纪后,该国每年销售的抗生素产品就高达70亿~80亿美元,其中头孢菌素类注射剂就占了71%。
 
  相比之下,美国和西欧各国虽然同为制药强国,而头孢菌素注射剂销量仅占其抗生素类药品的24%~55%。其中的原因,就是日本市场上销售的所有头孢菌素注射剂基本上为本国制药公司所生产,而医药代表提供的丰厚回扣,是日本医生乐意为病人开“大处方”的一大“原动力”。
 
  美国:环丙沙星成“明星”
 
  美国虽然是世界上药政管理最严格的西方国家,但也存在抗生素滥用问题。尽管从总体上看,美国并非是滥用抗生素情况最严重的西方国家,但令人不解是,该国市场上某些喹诺酮类抗生素产品销售数量远比其他国家要高,环丙沙星即为一例。该药似乎比其他抗生素/抗菌药物更受美国医生和病人的青睐,目前它已从1989年全美第4大畅销抗菌药物上升为目前抗生素(抗菌药物)销量排行榜的第2位。美国仅环丙沙星一只制剂的年销售额即高达2.48亿美元。专家解释其原因为:环丙沙星生产商在美国的市场营销、广告宣传做得较为成功,使它已成为美国妇孺皆知的药品之一。
 
  由于成功的广告效应,美国人大多知道环丙沙星的大名,并认为它是一只高效、低毒的“万能抗菌药”,能治疗从腹泻、喉咙肿痛、肺部感染到防止恐怖分子的生化袭击。而在日本市场上销量居首位的头孢菌素注射剂和青霉素注射剂在美国市场上却销路平平,可见,医药代表在幕后的活动决定了某些药品的最终市场销量。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刊登过一篇由加州大学几位药理学教授所撰写的文章。文中揭露:目前不要说大众传媒发布的各种药品广告内容严重失实,就连美国一些著名医学杂志在收取了制药厂商提供的巨额广告费后,同样在做一些华而不实的宣传广告,而这一行为会对经常阅读医学杂志的临床医生产生严重的误导作用,因为只有医生才有开新药的处方权。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认为,制药厂商追逐暴利的本性以及它们与医生之间的勾结,也是造成全球各地大量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现象难以得到遏制的根本原因。以门诊中最常见的腹泻为例,本来这类常见病可使用价格低廉的青霉素、四环素类(如强力霉素)以及喹诺酮和磺胺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现在,不少国家的医生动辄使用价格昂贵的新型抗生素来治疗,如使用头孢菌素注射剂或大环内酯类新药等等,这不仅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也造成了抗生素滥用。这其中就是“大处方”给医生带来了好处,所以,在新药高回扣诱惑下,“小病大处方”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WHO官员认为,无论在发达国家抑或广大发展中国家,抗生素均占不合理用药的首位。而丰厚的回扣则是驱使全球抗生素用药量大增的主要因素。
 
  印度:仿制药泛滥
 
  过去20年来,世界各国抗生素用量的剧增,使得国际医药市场抗生素类药品的销售额也逐年“水涨船高”。据国外媒体报道,1993年,国际医药市场抗生素销售额为220亿美元,2000年已达到400亿美元,2007年约为680亿美元,其增长速度十分惊人,仅次于心血管用药。造成抗生素市场畸形繁荣的另一不容忽视因素是仿制药的加盟。例如在印度、南非那样贫困而且人口众多的国家,抗生素仿制药非常受医生和病人的欢迎,主要是其价格低廉。以印度为例,该国政府在30年前即已制订了一项政策:为让广大穷人看得起病,吃得起药而大力扶持本国抗生素仿制药的生产。故此后的几十年里,印度抗生素仿制药“全国开花”:印度竟有7.7万只不同品牌的抗生素制剂同时在市场销售,由此创下“世界之最”,而WHO向世界各国卫生部门推荐的常用抗生素制剂只有250只。
 
  有如此庞大的抗生素仿制药存在,药厂自然要“各找出路”,这样就造成了无论病人是否其病情需要,医生首先给他开抗生素制剂处方。当然,印度医生也会从中得到好处。
 
  而更糟糕的情况是,某些西方国家以“援助不发达国家医疗事业”的名义,将本国已过期或即将到期的抗生素类药品大量输出至不发达国家(如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一些国家)。据媒体揭发:这些即将到期或早已过期的抗生素类药品至少有75只之多,这些过期药已被分发至非洲十几个不发达国家的医院或诊所使用。
 
  滥用抗生素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和医疗费用支出的成倍增加,更严重的后果是医生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过去几十年来,上市新药的“寿命”似乎越来越短。在20世纪60年代上市的抗生素平均每只寿命都有十几年,而90年代后上市的新抗生素往往用不了1~2年,临床即有新的耐药菌株产生的报告,即使在90年代末曾被国际药学界视为是“对付耐药菌株的最后一道防线”的万古霉素,现在早已有了耐药菌株。21世纪以来开发上市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新产品和全合成抗菌新药口恶唑烷酮等同样难逃万古霉素的命运。
 
  有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已在全球30个国家的150家医学实验室建立了世界性耐药菌株监测网,以期及时发现和跟踪世界各地细菌耐药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指出: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每年给世界各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0亿美元以上,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但WHO官员也承认:由于厂商追逐利润的本性以及厂/医之间早已结成牢固的“利益链”,在要想完全杜绝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近期不可能达到的目标。目前惟一能做的是,呼吁各国医疗部门加强对医生的教育,尽量降低“非必须抗生素使用”的处方频率。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2015:非洲如何走出埃博拉阴霾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中旬访问非洲时曾经表示: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非洲。  在全球经济总体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非洲经

0评论2015-01-143089

外企独占高端医疗器械市场 国产品牌不被认可
卫计委和工信部联合召开会议称,将建立三甲医院主动使用国产医疗设备激励机制。  但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近一个月调查

0评论2015-01-142221

药企探路规模化制剂出口
 在全球医药市场变革及我国制剂出口才迈出第一步的当下,国内药企必须洞悉国际市场的特征,并找准国际化路途中存在的难题,进而

0评论2015-01-141941

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制药榜
 《财富》杂志7月7日全球同步发布了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零售业巨头沃尔玛重回榜首,中国上榜公司数量创纪录地达到1

0评论2014-07-231355

国外441种专利药步入“解禁期”
3.1类新药的春天似乎正要来临。数据显示,从2014年开始的未来5年内,国外的原研药专利将逐渐到期,累计药品将达到441种。其中,

0评论2014-07-231482

美国如何缓解医患矛盾?给大夫上高额保险
医患矛盾几乎是每个国家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美国尽管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但每年因医疗事故造成的病人死亡也不在

0评论2014-07-232331

2013年我国与日韩中药贸易情况分析
2013年我国与日本中药贸易额为5亿美元,同比微降2.7%。其中,我国对日本中药出口额为4.5亿美元,同比下降4.69%;从日本中药进口

0评论2014-07-23320

俄专家说9月可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流感研究所流感进化变异实验室主任叶罗普金29日对媒体说,一般情况下流感疫苗的研制需要7到8个月的时间,但在此次疫情紧急的情况下疫苗研制时间将缩减到3个月,“也就是说,流感疫苗将在今年9月初研制出来”。

0评论1970-01-01242

埃及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东地中海区域办事处2日宣布,埃及当天确诊该国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这也是非洲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0评论1970-01-0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