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新品上市货少价坚

   1970-01-01 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430

   远志为何价坚走畅呢?笔者愿与药界同仁探讨,原因有三:

    一、连年采挖货源枯竭

    无论是在主产区的陕北高原的蒲城、大荔,还是在秦晋交界的韩城、榆次,无论是从五台山下,还是到宁夏的固源。根据中药材公司、中药材收购站(点)工作人员、收购人员的普遍反映:远志货源一年少于一年,经不起连年的狂挖滥采,导致产量急剧下降,产区逐年缩小或消失。由于木材市场的开放,建房、家俱、食用菌、木炭生产,加速了远志的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天然气开放区的建设、矿藏的动土、高速公路的建设,远志没有立足之地,货源面临枯竭。

    二、家种规模甚小

    远志近年来虽有野生变家种的报道,但是由于种植困难、生产周期长、产量低、加工费时费力、雇人工资高等原因难以大面积推广。同时还受到地质、土壤环境条件的制约,远志需要中性的土质,经过3-4年才能采挖。采挖后洗净泥土,晾2-3天后用力搓揉,使皮心分离,抽去中间木心,晒干按大小规格分类才能成商品。家种远志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又受土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大规模发展缓慢,种植者少之又少。

    三、建仓囤积待利

    在主产区由于采挖人员锐减,国家地方又三番五次下达治理乱猜乱挖、防止水土流失等法规措施。当地中药材收购者自由结盟,注入资金收购囤积盈利,只要收到货源就能赚到钱,外地药商无奈只有收购高价货源,导致市场上水涨船高的局势。

    四、后势分析与预测

    远志为常用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药用来源主要依靠野生资源。近年虽有野生变家,但因为生产周期长,产量不大,加工繁琐,费时费工,雇人工资增长,效益不大,难以大面积推广。野生远志一次采挖几乎绝种,将临绝迹的边缘,近年国家地方又三番五次的出台禁挖令,导致产量日况愈下。家种亩产量约120--250公斤,生产缓慢,市场风险大,种植生产成本加大等诸多因素,生产产量一直在徘徊状态。而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加,出口量大于国内销量,特别是远志提取物的应运而生,加速了远志奔上快车道。在日本、韩国、台湾、澳门和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出口量远远超过国内饮片、制药投料的用量。

    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市场调查显示:进入21世纪后,中药材远志的社会用量呈逐年上升之势,年以15%递增。根据社会库存基本消化殆尽,产区大货不容易组织等因素决定,近年内远志供求失衡,价格稳中趋升,也不排除漫长的淡季动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