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细辛走出低谷行情反弹

   1970-01-01 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350

     大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辽细辛走出低谷,行情反弹,是昙花一现还是后市坚挺?对此,笔者作如下分析。

    一、需求:用途拓宽,需求增加。

    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根及根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藏。北细辛亦称辽细辛,东北细辛,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90%左右,是全国细辛购销的主流品种。

    细辛药用历史悠久,当在2000年之上,早在历代医学古籍中就有详细阐述和很高的评价。细辛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痒、温肺化饮。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痰饮咳嗽,风湿关节痛,胸满肋痛,眼球疼痛,牙痛,鼻塞,由咽炎引起的咽下困难,慢性胃炎,由鼻黏膜发炎引起的嗅觉消失等症。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证明,细辛含挥发油,水及醇提取物,具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抗惊厥、抑菌、抗菌、抗病毒及局麻作用,还有强心、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代谢及升高血糖等许多作用。

    由于细辛药用价值很高,随着我国医学领域科技不断进步和创新,我国数以千计的制药集团(厂)以细辛为主要原料,开发生产了千余种(规格)新药,特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等药品。细辛不但广泛用于医药行业,还拓展至兽药行业,用于生产禽兽咳、喘、便秘等症;农药行业用于生产杀虫剂,杀菌剂;由于细辛具有独特的香辛味,含有细辛的装饰涂料具有防腐,除虫等作用,广泛用于家装行业,并成为该行业的抢手俏货。此外,化工企业还用加工制作花露水、牙膏、香皂、卫生香、卫生球、防蚊卫生油等一些产品。

   由于细辛的药用价值和特殊用途,不但畅销国内市场,还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之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对细辛的需求呈逐年增加之势。据有关专业媒体报道,上个世纪90年代,市场用量为350-400吨(估算,下同)左右,2005年增至600吨左右,2009年再增至800吨左右,2010-2012年已攀升至900-1000吨,创下历史之最。

    二、产量:野生枯竭,家种缓升。

    据辽细辛产地调查显示,20世纪之前,我国市场上的细辛完全依靠野生资源,少见或不见家种细辛上市。由于产地连续半个世纪的无序乱采乱挖以及产地环境变迁(如:开矿、修路、建房、伐木、造林、垦田、开荒等),造成野生资源大面积减少,产量逐年下降,近几年,东北三省几十个产地已少见或不见有成片的细辛,资源面临濒危。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以前野生辽细辛总产量4000吨左右,之后逐年减少,到2005年已骤降至200吨,2010年产量再降至50吨左右,2011-2012年东北市场难见野生细辛上市。

    为了解决野生细辛市场短缺的矛盾,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东北三省有关部门开始野生细辛变家种的试验,试种面积极微,成功后逐年扩大种植面积,产量逐年增加,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急需细辛开发新药、特药、化工产品,用量大增,但因缺口加大,造成价格由上世纪70年代的3-5元,暴涨至2000年的160-180元。于是,东北产地广大药农在高利润高效益的驱使下,一方面加大采挖野生细辛的力度,另一方面扩大细辛栽培面积。但因家种细辛生产周期长达4-6年,见效慢,导致家种细辛产量难以大幅度的增加。据不完全统计,1992-1996年产量约350-400吨,2001年-2004年上升至500-600吨, 2005-2009年再升至600-700吨,2010-2012产量已增至700-800吨左右。

    三、行情

    跌宕起伏,近年攀升。辽细辛在2000年暴涨后,极大地刺激产地广大药农一哄而上,盲目扩大种植面积,最终导致市场严重过剩,库存暴满,市价由160-180,直线下降至2001-2004年的20-28元。辽细辛跌入谷底。之后的五年,东北三省产区药农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大力调减种植面积,连续五年的生产调减,2007年减幅最大,为50%左右,产区收到较好的效果。达到产量与市场对接,产销基本平衡,拉升价格在2005-2009缓慢回升,2006年上涨至35-38元,2008年再涨至34-48元,2010年已升至38-62元。到2011-2012年,调减成效凸显,库存大量消耗,在地面积缩减,上市量连续两年下降,有商求购大货,市场购销活跃,加之市场用量小幅增加,出现缺口,以及物价工值上涨,细辛加工成本大幅提高等诸多利好因素,拉升价格连续上涨,2011年上涨至70-90元,2012年已攀升至66-115元,至此,辽细辛已走出价格低谷,开始进入上行通道,再次引起多商关注。


    四、后市:走势坚挺,后市看涨。

    纵观辽细辛的历史轨迹以及现状走势,明显看出产区生产大面积调减,各地库存凸显空虚,后市资源枯竭,供给无力补足,需求出现缺口。东北产地信息表明,2007-2008年调减到2010-2012年已显现产量大幅减少,在地面积很少,产地来货日趋下降,全国几家大型药市(如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城都荷花池等)的库存已消耗过半,上年产新后,辽细辛入库量较往年锐减50%-60%左右,产新期有商家高价吸纳大货,同时在国家多项新政的利好拉动下,药厂、化工厂、兽药厂等用户有足够的资金采购药材原料,而全国数以万计的医疗单位处方也在大量使用辽细辛,中药饮片加工量也有新增加,出口有增无减,加之产地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家中缺少劳力从事药材生产,辽细辛产量大幅减少,已成不争的事实,供需缺口将逐年扩大,即或2012年开始大量种植辽细辛,也需到5年之后的2017-2018年才能显现产量,致使供需矛盾将逐年加剧。市场经济“盈贱缺贵”,辽细辛后市价格继续上涨将成为必然。市场人士预测辽细辛后市价格为:2013-2014年上涨至130-150元,2015-2016年上涨至160-180元,如有特殊需求,将突破200元大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