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仍存上升空间

   1970-01-01 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220

    黄芩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性寒,归肺、脾、胆、大小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能。应用历史悠久,分布面广,产量大,用量多,是全国大宗中药材之一。其野生与家种均有,目前市场大多以家种流通为主;目前家种产区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山西及山东等地;山东产区的货源多被为鲜货时加工提取,流入市场的干货极少;陕西产区的货源由于含量高、达标,多被药厂采购;甘肃货加工饮片居多;野生黄芩产于四川、内蒙等地区,但是野生资源基本枯竭。

    黄芩在过去历史上的盲目增产及不可抗力因素也造成过黄芩行情似坐过风车的现象,众人们也对此提高了提防;由于黄芩持续多年高价,1999-2001年各产区便开始大面积扩种。2000年后大面积种植的黄芩陆续进入产新,随货源的大量上市,造成市场供大于求,经营商见货源充足多观望对待。由于货源走动不畅,其价格便由11元节节开始下滑,到2001年产新后价格落到6元左右,新陈货源积压,2002年价格再次下滑,最低价达4-4.5元。正如2003年一场突然而来的“非典”,使得正处于低谷运行中的黄芩一跃而起,价格瞬间升至18元的高价,“非典”过后价格再次瞬间蒸发。“非典”无疑也给众人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2004年各产地又悄然扩大种植,这无形中拉长了黄芩低价周期。直到2011年由于当时的大环境较好,黄芩价格也水涨船高,达到黄芩史上的一定高点,但是历史高点并不代表是终点,也许不久新的高点再次被刷新。

    由于黄芩是中药材药用新兴大宗品种,以前黄芩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用量很大,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野生货源以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们逐渐转变成发展家种模式来取代野生资源的高度依赖;据产地长期种植黄芩的药农说:2010年前种植未得到良好的恢复,近两年虽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也有所增加,但是仍存在一定缺口。由于科研在不断开发其新的用途与功效,其开发的新成果不断受到国内外的青眯;市场上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其中扬子江药业用其制造“蓝芩口服液”加上“双黄连”需求用量较大;因其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功效突出,各类中成药产品开发广泛,成为中药治疗急症的得力品种之一。利用黄芩或黄花黄芩提取黄芩素、黄芩甙、黄芩苷作为制药原料,用量也很大,这是一条新的开发途径。还有制成的黄芩酊剂,可治植物神经的动脉硬化性的高血压以及神经性的机能障碍;也可消除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失眠、胸闷等症。目前黄芩的应用,越来越被国内外所重视,大有开发利用前途,生产潜力很大,总之需求在不断的增加,货源也多被真正消化。

    虽产地采挖基本尾声,但由于产地气候等原因,干货需要明年4、5月份才能大量上市,从目前来看干货大量入市期间来说,黄芩正处于走销旺季,其将会进入实质消化期,库存也会不断消耗中,需求与库存也在无意间发生着化学矛盾,届时行情很难平静下来;从以上分析来看,黄芩待到明年干货上市期间行情仍存在上升可能,能否有质的变化仍需市场保持着强劲购销势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