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逐年递减 赤芍攀高峰指日可待

   1970-01-01 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200

    随着赤芍资源的减少,其行情能否不负众望,迈上新台阶呢?

    产新量锐减
    第一、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赤芍价格逐步下滑,农户采挖积极性减弱,致使今年赤芍产新量较少。第二、赤芍属野生品种,因其生长周期在4-5年,致使采挖后资源再生缓慢。加之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大力保护,对于盗采盗运赤芍的行为严厉打击,轻者没收,重者罚款。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的实施进一步的减少了赤芍的供应量。据内蒙道地药材服务中心反馈:今年东北及内蒙赤芍的产新量不足1000吨,较去年减少50%-60%,因而目前产地走动的赤芍多为去年的陈货。

    需求稳定
    赤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每年的需求量在2000吨左右。在2010年之前,赤芍一直靠市场调节产量,多年来供需基本平衡。但在2010、2011年药市行情如火如荼,赤芍的行情也随之上扬,刺激了农户采挖赤芍的积极性,产量激增,导致供大于求,价格下滑。

    综上所述,从赤芍的供求关系来看,其产量将不能满足正常的需求,因此其行情存在较大的上扬空间。短期内,因产地货源已不多,赤芍将保持稳中上扬的势头。赤芍是一个非常具有升值潜力的品种,建议药商朋友可量力投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