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2012.12.25-2013.1.7)全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综合200),整体依旧呈现出小幅上扬态势。虽药材的传统走销旺季已接近尾声,但药市“暖流”却丝毫未减,在信息中心监控的200个品种中,有74个品种价格出现上涨,97个品种价格走平,29个品种价格出现下滑。从各分类板块来看,综合200指数的6个分类板块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心脑血管20指数以1.554%领涨。截至1月7日大盘指数报收于2438.09点。
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户分散种植中药材由于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等方面不具备专业知识,缺乏全程质量监控,部分中药材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超标,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药材种植产业化、规模化有利于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材种植规程中的应用,有利于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推广,有利于药材质量的稳定与提高,产业化、规模化是中药材种植业发展之路。但产业化、规模化也有其难题所在,中药材种植受到生长环境、季节和生产周期长等客观条件限制,如三七、人参等药材种植要求倒茬换地,不能连作,种一茬后必须换地,否则会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产量,这样的品种长期在一个地区种植是不现实的,一个大的基地建设成本将是巨大的,不可能建设好了只为种植一批次药材就废弃了,那也是不现实的。另外,对市场上需求量不大的小品种,也不宜规模种植,而应发挥中小种植户的优势。这些现实的状况都对中药材种植产业化、规模化造成困惑。
显然,在现阶段,只有政府重视,并加以积极引导,合理规划药材种植区域,并加快步伐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也是促进部分中药材种植业规范化、集约化发展的关键,中药材产业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