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的医药研发企业,往往由于后续资金不足而“休克”甚至倒闭,原本有希望研发成功的新药,因此中途夭折或者被资金充足的大公司接盘买走——这样的事每天都在中国和国外发生。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完成新药研发的全过程、最终走向产业化,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如今,在浦东张江破茧而出的VIC研发新模式,可望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中小型医药研发企业(IPC)把自己正在研发的新药推荐到张江新药孵化平台,获平台专家库评审通过之后,可以得到政府引导资金和风险投资(VC)的“输血”,可以“租用”专业研发外包公司(CRO)的研发人员和实验室设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终进入产业化的新药,这家中小企业仍然拥有所有权,能获取最大利润。在张江新药孵化平台这个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属创新之举的“VC+IPC+CRO”的VIC模式“哺育”下,中小企业想成为下一个“辉瑞”和“诺华”的梦想有了现实支撑。
变“不可能”为“可能”的探索
今年2月5日,张江集团与园区内最成功的生物医药CRO公司——桑迪亚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张江新药孵化平台就此正式启动。之后,考察、评估、筛选新药研发项目,联络风险投资商、与政府引导资金共同构建平台资金池,建立平台专家库等一系列工作迅速铺开。桑迪亚董事长兼CEO王晓川博士告诉记者,VIC新模式下的第一个项目本月即将开始运作。
第一个挑战“不可能”的项目,是一家注册在张江的海归创业企业的一种抗癌药物研发。企业已完成这种药物的初期研究,顺利通过了张江新药孵化平台专家团队的评估,接下来的研发将外包给桑迪亚公司推进,而张江创投基金已确定给予投资。将非核心的研发部分外包给专业公司做,这家海归企业就不需要筹集巨额资金、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建造实验室、购置实验设备并增聘大量人员;只需支付一定费用,“租用”桑迪亚公司的“头脑”和硬件,把研发的后续环节做完。“这个新药今年内将可开始临床前的研究,明年有望申报新药。”王晓川对打响头一炮充满信心。
据介绍,现在报送平台的候选项目已有数十个,这个开放的平台也正吸纳更多CRO和风险投资加盟。张江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刘小龙透露,平台的工作目标是:2年内孵化出高质量的候选药物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经过4年左右,形成新药研制开发的项目链,能不断推出创新药物,推动张江成为世界级的新药研发中心。
天时地利人和共同催生的新模式
VIC新模式在张江出现并不偶然,它由天时地利人和共同催生。新药研究开发耗资大、耗时长、成功率低,目前世界上每种新药从启动研发到最终上市平均需要花费10年,耗资10亿美元左右,只有资金雄厚的大公司才能“跑完全程马拉松”。为了赢得竞争优势,各大制药公司都在寻找新模式,以求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在这种背景下,专业研发外包公司(CRO)上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应运而生。在国内,CRO的兴起不过五六年,却发展迅速。成本低而专业人才来源丰富,使得中国很快成为欧美大制药公司研发外包服务的重要承接地。去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更多大公司来华寻觅CRO,给了张江CRO群体成长和壮大的“天赐良机”。
1996年“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在张江园区成立以来,“药谷”飞速发展。目前,园区内已集聚跨国制药公司研发中心15家,国内科研机构19家,大型生产企业29家,研发型中小企业194家,CRO公司32家,成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实力最强、新药创制成果最多的标志性区域之一。特别是CRO群体,已初步形成涵盖新药研发各环节的完整的“外包服务”链条。数据显示,2004到2007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外包产值由2.2亿元猛增到21.4亿元,其中绝大部分出自张江。张江,无疑是催生VIC新模式的“宝地”。
VIC模式的诞生,更离不开张江人的智慧。王晓川告诉记者,在国外,拥有知识产权的大公司与CRO合作的模式已经成熟,政府基金资助中小公司研发也有多年实践,但由于风险投资很难评估中小公司的研发进程和潜在风险,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与CRO的合作之路一直不通畅。但在张江,最活跃的恰恰是中小型创新企业。张江集团由此大胆提出了在全世界都还没有成熟范例的VIC模式。“在我们的新药孵化平台上,CRO公司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定期公布研发进展和相关研究数据,风险投资得以非常清晰地判断药物研发的趋势,在每个阶段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是否继续投资,这就使得中小企业牵手风险投资成为可能。”张江集团副总经理殷宏这样解释VIC模式的最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