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在很多领域依然落后于国外,但是在基因领域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大,有些方面甚至是领先地位,这为我国基因产业技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6月2~3日召开的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如是说。此外,卫生部部长陈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等出席了该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科研与国际差距较小
近年来,全球生物产业增长速度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近10倍,生物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逾越,并将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包括基因诊断试剂、基因检测、基因工程药物、基因治疗、转基因等在内的基因科学产业被誉为本世纪最富远景的产业之一。
王志珍指出,这个时期正是发展中国家把握发展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作为惟一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中国家,独立完成其中1%的基因解析,使得我国发展基因产业的成本大大降低。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速,成为金融危机不利影响下的亮点产业之一,其中,我国在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等生命科学领域已具备较高的研究水平。
陈竺在会上介绍,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药已经上市或进入临床试验,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初具规模;我国还拥有世界上第一个政府批准的基因治疗制剂——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有100多个新药;此外,还建立了抗体药物研究重要技术平台,在若干重要传染病的疫苗研制方面取得了进展。
产业面临诸多尴尬
目前,基因科学研究进入“后基因时代”。大规模人类基因测序的完成,为基因科学的研究打开更广阔的天地,使得基因科学声名四海;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明,也为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然而,科研先进并不能代表市场成功。在国内,这个行业存在的问题依然无法忽视。
张勤表示,基因研究和市场经济应用与国外还有着一定的差距,虽然授权专利远远高于国外,但是专利的有效年限和有效率远远低于国外。
张勤提供了一组数据:从2004到2008年,知识产权局受理的基因技术专利申请,国内年均增长26.4%,国外年均增长17.8%;其中,2008年受理专利4532件,国内3475件,占全部申请量的75.2%, 共授权了1321件专利,国内占945件,约是2007年的1.83倍。
“国内基因专利申请在绝对数量上占据了优势。但是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国内生物技术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所占比重由四成降至不足二成,2004~2008年,在基因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十的国内专利权人中,没有一家企业,八家是大专院校,其余两家是科研单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排名前十的国外申请人均为企业。”
张勤分析指出,虽然基因技术发明授权专利数量国内占多数,但国内的专利平均维持有效年限仅为4.8年,而同期国外为8.7年,比国外少了近4年。且随着年限增长,国内有效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国外,表明我国基因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基因专利技术水平和技术市场价值与国外大公司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有与会专家指出,财政对生物基因科技攻关投入不足,没有符合市场的金融体系推动生物基因产业发展,特别是对于风险高、投入大的产业没有机制解决资金需求,其中重要的是没有风险投资机制,因为国家财政有限,不可能对生物基因产业各方面、各企业进行支持,只有通过引进风险投资机制才能弥补国家财力的不足,并通过风险投资机制调动民间和国外基金发展生物基因产业。
另外,我国高新技术优惠政策不适应生物基因产业发展规律,以及对知识产权专利制度的认识比较薄弱,这样势必严重影响新药物的研制。有专家如是指出。
好政策还需好环境
今年出台的《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无疑将给整个生物产业带来诸多利好,由此,各路资本将更加关注生物医药行业,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无疑会更受青睐。
陈竺表示,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国家有关部门从经济社会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出发,继续组织实施若干生物产业重大专项,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表示,科技部将通过采取优先安排部署基础好、有竞争力的产品研发项目;加强尖子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加速推动生物技术领域的产学研联盟;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措施促进整个生物产业发展。
好政策还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的配合,加强产学研沟通合作,加强行业自律均是必不可少的。与会人士均表达出这样一个期望。
记者手记
剪叶修枝须趁早
自2003年首次完成人类大规模基因测序,人们欢呼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紧接着,各方资本、技术纷纷涌入。然而,数年过去了,基因产业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实际上,研究并没有终止,产业也在发展,我国也不例外。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论坛上也透露了这一信息。然而,科研的成功并不代表市场的成功,目前国内实现产业化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技术并不多。原因有很多。
目前,基因组学的切入点多是以健康为主体的临床检测技术,如研究已知遗传疾病基因变异位点、疾病相关基因从头测序、基因表达的解析等。今年初,安徽医科大学皮肤遗传研究团队发现了与银屑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LEC基因变异, 该研究成果也是中国首个应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取得的成果。
类似这种疾病特定变异基因的发现,为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明确的位点,这种精确的靶向治疗无疑将大大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副作用。同时,针对此项进行相应的药物开发,其成功率也将大大提高。但是,由于绝大多数疾病并非只有一个变异基因,也并非只由基因引起,因此,虽然有着光明的前景,但目前研发瓶颈依然难于突破。
实际上,技术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基因技术以人为方式改变自然界遗传基因的基本规律,其自身特点造成研究和应用基因技术往往不可避免涉及社会的伦理道德问题。而正是由于人为参与,技术后果的不确定性也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方面基因技术可能对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存在潜在威胁;另一方面,基因产品、基因质量尚缺乏安全性保障,除了基因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存在一定社会风险,法制和市场的不健全也会带来另一重风险,比如知识产权保障不利和过度保障造成后续研发的障碍。
另外,目前国内基因产业的业态也难说健康。研发方面,我国企业各生物研究基地内部和各个基地之间的研究重复现象严重,重视基础研究、轻视应用研究的现象很明显;企业方面,融资渠道单一,企业发展资金不足,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缺乏竞争力。同类产品在市场上过度竞争,损害的并不仅仅是企业的利润。
同时,由于这个产业过于年轻,百姓对于生命科学知识也相对缺乏,造成一些打着基因旗号的伪科学的泛滥,从而给这个初生的行业贴上了不光彩的标签。
问题已经显现,何不赶紧曲突徙薪?如何加强基地产业战略研究规划和引导各个基地产业化研究的重点,避免和减少重复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特定鲜明、技术层次清晰的生物基地群落,如何使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统筹协调发展是目前应该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