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去3年,今年终于有了好收成,品质也不错,可不知该卖到哪里去!”看着自家大棚里一株株健壮的铁皮石斛,浙江建德种植户徐惠娟脸上满是忧虑。
上周,她给本报佳友民情快车打来电话,说自家15亩地、27个大棚的铁皮石斛是3年前种下的,经过从无到有的经验积累、从少到多的精心栽培,今年好不容易有了50公斤石斛鲜条的收成,可她却遭遇了销路难寻的困境。
200万元投入终有收成
今天,记者来到了建德上源村,徐惠娟正在大棚里采收已经成熟的石斛鲜条。
她介绍,自己和丈夫方金武十多年前在杭州开了家水管维修公司,虽然辛苦但渐渐有了积蓄。前些年,徐惠娟每次回老家建德,看到村里闲置的土地总觉得可惜,于是渐渐动了种植富农的念头。
恰在那时,徐惠娟从浙大农业专业毕业的表妹,培育出了品质很好的石斛苗种。“我们以前就听说石斛药用价值高,卖价也高,而且供不应求。”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徐惠娟在山上、溪边都见过野生的铁皮石斛,尽管数量稀少,但说明在建德的土地上种植石斛是可行的。“而且整个建德地区只有莲花镇有一家铁皮石斛种植户,我想尝试看看,不管能不能种植成功,都能给村里的农作物种植注入新鲜血液。”
2010年,徐惠娟租了邻居的土地,搭建起27个塑料大棚,扎根老家,开始了石斛种植之路。但她没想到,种植石斛需要投入这么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石斛生长不能用一般的土壤,最好用松树皮。徐惠娟花了近二十万元买了松树皮,磨碎再发酵,铺成20厘米厚的种植基。铁皮石斛需要通风生长,徐惠娟雇了同村的人来照看,白天把每一个大棚打开通风,保持大棚内空气流通,晚上再盖起来……“今年夏天太热了,一批苗种死了,损失了十几万元。我们要在杭州忙生意,也没有专门的技术指导,没有经验,都是靠自己摸索出来的。”
寻销路带动全村
磕磕绊绊一路过来,投入了200万元,娇贵的石斛终于在第3年有了50公斤收成。“我们把鲜条拿给浙大的专家鉴定过,味道鲜甜、黏度高、枝条粗壮,因为种子好,品质是很不错的。”
石斛的好处,几乎人人知道,呼吸道、肠胃、肝肾都能用它调理。徐惠娟只卖鲜条,“石斛性寒,体质不寒的人可以把鲜条洗干净嚼着吃,寒性体质的就要煮熟喝汁水,每两三根可以早晚两次煮两天,强身健体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徐惠娟之前把石斛鲜条当礼品送给亲朋好友,吃了效果不错、回头来买的人不少,但数量毕竟有限。她告诉记者,自己还曾考虑,如果找到好的销路,就带动全村一起种植铁皮石斛,“上源村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四五十岁的长辈,他们有种植的经验,体力也不错,又闲不住,如果能找到销路、赚到钱,种植铁皮石斛是很合适的。”
可看着数十个大棚里等待采收的石斛,她却高兴不起来,“现在注重养生保健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很多调理的中药里也都需要铁皮石斛。只要品质好,不怕卖不出去,只是我们这里消息闭塞,就怕别人不知道。上半年有广东的商家来洽谈收购的事,但我的石斛那时还没成熟。现在保健品市场没前几年火爆了,还真为以后的销路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