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县稳步推进新农合工作上水平

   2014-11-19 450
核心提示:方正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新农合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平稳推进。方正县人口较少,参合农民仅有8.7万人

    方正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新农合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平稳推进。方正县人口较少,参合农民仅有8.7万人,在筹集规模较小,总量有限的情况下,该县认真落实新农合各项政策,较好发挥新农合保障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比达到71%,补偿达到5万元封顶线的3人次,得到1.5万元以上补偿的参合农民48人次,农民得到了实惠,政府得到了民心,基本构建起了农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方正县新农合办为统筹兼顾好基金安全平稳运行和最大程度让参合农民受益二者间关系,建立起了基金风险预警机制,围绕农民受益最大化下功夫。在基金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提高门诊统筹基金比例和开展特殊慢病优惠补偿等措施,不断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2011年,全县住院受益10,301人次,受益率11.79%;住院统筹基金支出1,406.5万元,占住院统筹基金总额的92.5%。一是将特殊慢病门诊治疗按住院比例报销,把肾透析、服用抗排斥药等病种按县级住院65%报销比例补偿;二是开展儿童白血病、先心病优惠补偿,报销比例达到医疗总费用的75%,全年为6名儿童补偿近10万元;三是尝试了对艾滋病患者的补偿,2011年该县发现1名艾滋病患者,家庭生活困难,无法住院治疗,经县合管办研究决定每月定额500元补偿门诊药费;四是方正县患者在省内就医取消转诊手续,到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给予报销,外伤患者不再调查外伤原因一律按疾病补偿,简化了报销程序,为参合农民提供便利,减轻参合农民报销往返麻烦,也提高了农民受益面。 
    县新农合办紧紧住基金管理和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两条主线,完善制度,强化制约,用制度管事管人,靠监管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围绕日常管理规范化下功夫。一是建立三级对账制度。合管办同财政局社保股每半年对账;合管办每季度同定点医疗机构对账;合管办内部每半年对账。二是细化配套监管措施。合管办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实施协议管理;实行大额申报审核制,加大费用控制力度,减少不合理支出;建立县外定点医疗机构大额费用确认制,合管办与省市大型医院共同确认后给予报销;完善信息管理平台,在县乡定点医疗机构的HIS管理系统与新农合管理系统全部实现无缝对接基础上,再次开发了村级门诊管理软件,并与合作医疗系统无缝对接,有效地防范了村级医疗机构使用合作医疗基金的风险。 
    方正县新农合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与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每年都将新农合工作列为社会事业重点督办项目之一,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强力推进;每有新政策、新任务,县领导都亲自带领研究部署,跟踪问效抓落实,统筹协调,合力运作,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围绕工作机制常态下功夫。县卫生局为合管办建设323平方米的办公大厅,投资11万元购置了一台新农合稽查专用车辆;县财政局把县合管办办公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县人事编制部门在2009年把合管办确定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并审核批准了6个编制;县新闻舆论宣传部门,制作新农合专题宣传片5集,播出领导动员讲话8次,报道新农合新闻15次;县民政部门为全县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缴纳参合费,专门进行了一次普查登记,为没有身份证的526名优抚对象解决了就医身份难确认的问题;积极尝试了缴费方式创新,通过移动通讯公司为其长期用户代缴合作医疗费,会发镇5个村的农民使用一年或新办移动手机卡,保证使用一年以上,移动公司就为其缴纳50元的参合费, 2011年12月末,5个村有628人由移动公司代缴参合费。方正县在2011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了2012年度参合任务,参合率达到了100%。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leafer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