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于1月24日召开。副市长贡儿珍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卫生局局长陈怡霓同志作工作报告。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南先同志主持。
贡儿珍指出,通过几年的深化改革,我市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公益性管理体制、竞争性用人机制、激励性分配机制、多渠道补偿机制等新的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正式启动。当前,我市医改工作已进入深水区,触及的深层次矛盾越来越多,改变原有的利益格局和管理运行模式面临的难度和阻力越来越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仍然薄弱,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占比不高,全科医生数量和素质有待大幅提高,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畅通机制没有建立,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贡儿珍强调,要从建设幸福广州、促进我市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破解社会难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上深化对医改工作的认识。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矛盾,确保责任落实到位。用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来审视、谋划、推进卫生工作。切实增加医疗卫生工作财政支持,规范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设施建设,财政资金重点投放到基层,用以解决基层设施和设备不足,解决全科医生和卫生技术人员的编制和提高人员待遇,努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吸引群众到基层就医。
陈怡霓在总结工作时指出,2013年,我市卫生工作以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核心,着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建设。一是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截至2013年底,实现所有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已有330家村卫生站和29家社会力量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与改革前相比,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均门诊药品费用同比下降10.1%,每床住院日均药品费用同比下降12.6%。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从化市、增城市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于2013年9月正式启动。纳入试点的5间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建立并落实补偿机制。试点医院运作正常、业务量稳中有升、收支基本平衡,患者费用负担有所减轻。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落实。全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达到40元。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11类37小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免费为1000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5.8万农村妇女提供“两癌”检查、为5.56万名农村待孕和孕早期妇女提供叶酸,为2.9万名农村地区符合政策的产妇提供住院分娩补助等,为全市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咨询与检测近100万人次,筛查率达到95%以上。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完成《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1-2020年)》,经市人大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市政府印发实施。优化资源布局,引导中心城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新区延伸,重点建设滨海新区南沙、东部山水新城区和三个副中心的医疗卫生设施,以及建设不同特色的健康医疗综合体。全市一批重大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有序推进。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出台了《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实施办法》。卫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通过整合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为全市居民累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约800万份。深化广州市社会保障(市民)卡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发放统一的广州市健康卡近300万张。公共卫生信息化优化整合度进一步加大,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全面铺开。二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建立全市统一的“12320”卫生热线。为公众提供便捷的卫生政策、法律法规、公共卫生、健康科普知识咨询以及就医引导等服务,受理传染病、生活饮用水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投诉举报。在全市医疗机构推广预约挂号系统。通过电话、网站、自助终端设备等多种渠道向广大市民提供统一规范的预约挂号服务。目前,全市38家大型医疗机构已联网实现全市统一的预约挂号。免费为适龄儿童提供窝沟封闭等口腔保健服务。免费为全市14.7万名适龄儿童提供窝沟封闭等口腔保健服务。三是有效应对传染病疫情,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扎实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全力以赴组织开展疫情处置和医疗救治工作。2013年,全市报告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1249例、输入性病例15例,成功救治重症病例14例,未发生死亡病例。有效应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按照“加强源头防控,减少感染发病;落实四早措施,减少重症死亡”的防控策略,将防控关口前移,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开展监测和进行评估。制定应急预案,指定收治医院,安排专项资金配置应急物资。积极组织力量救治患者。防控工作公开、透明、有序、有效。认真落实结核病、艾滋病、重性精神病、性病等重大疾病防控规划和各项防控措施。做好流感、手足口病和麻疹等传染病防控,强化免疫规划日常工作。妇幼卫生工作成效显著。大力推进母婴安康行动,加强基层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2013年,危重症孕产妇和儿童救治成功率分别达到99.1%和97.32%;户籍孕产妇死亡率7.33/10万、婴儿死亡率3.47‰,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9.88/10万,婴儿死亡率4.27‰,孕产妇死亡率两个统计口径双双降至个位数。四是城市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工作持续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全市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69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全市所有街道。农村共设置31所镇卫生院、1091个村卫生站,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推进农村卫生服务镇村一体化管理。基本完成8所镇卫生院和50个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建立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投入补助机制,农村急救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五是深入推进医政管理。开展抗菌药物临床专项整治行动。启动“平安医院”创建,依法清理和打击非法医疗广告、野鸡救护车、“医托”、“黄牛”炒号等不法行为。出台平价医疗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推进平价医院、平价诊室、平价药包工作。目前,除增城和从化市中医医院全面启动平价医院试点外,全市还有31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了平价诊室,96家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平价药包。
陈怡霓指出,2014年要继续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探索分级诊疗模式。选择部分区(县级市)开展医疗联合体试点,探索实行区域医疗联合体内医师多点执业。明确各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以医保政策为导向,开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和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加快形成规范有序的多层次就医新格局。科学配置并合理统筹使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各区(县级市)落实对编制未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入编工作,实现到岗率不低于90%。研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或聘请的方式,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编制和人员不足的问题。逐步提高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基层医务人员工资待遇。改进绩效奖励政策,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制定财政对全科医生和边远地区医务人员的工资补贴政策,吸引和留住医务人员到全科医生岗位和边远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组织实施广州市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通过加强规范化培养、转岗培训、执业医师招聘等多种方式,年底实现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1.3名以上全科医生。二是深化县级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深入推进从化、增城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统筹推进补偿机制、医保支付、人事分配、监管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全面探索建立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新模式。跟踪分析取消药品加成以及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效果影响,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建立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机制。开展探索管办分开的调研,研究设立公立医院管理机构的思路。三是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继续推进在全市村卫生站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开展配备使用情况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在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平价药包。四是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层机构转变服务模式。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达标建设和镇卫生院周转宿舍建设。制定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岗位设置和设备配置目录,并按目录要求完善科室功能和设备配置。加强偏远地区及新开发社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争取4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居民签约服务。五是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加快推进各区(县级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建设,以及花都区、南沙区、萝岗区和从化市、增城市三级医院规划建设。完善政策措施,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举办康复、中医、护理员等医疗机构,支持引导民营资本发展高端和特需医疗服务。大力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六是继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实施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两癌)检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管理”等民生实事项目,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继续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切实提高城乡居民预防疾病的水平。
陈怡霓强调,要统筹做好各项卫生工作。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冬春季节是传染病高发期,1月上旬我市开始收治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各区(县级市)和医疗卫生机构要保持高度警惕,严防严控,一旦发现疫情及时报告,科学处置。强化卫生监督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以及非法行医等危害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利益的违法行为。继续做好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医疗机构放射卫生、消毒和涉水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医疗机构监督执法工作。加强妇幼保健服务和管理。推进母婴安康行动计划,加强危重症孕产妇、危重症儿童救治工作,深入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加强妇幼保健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扩面升级,将全部市属医院、部分省部属医院及有条件的区(县)接入区域信息平台,提高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量和质量。推进统一诊疗卡的发放和应用。完善广州市预约挂号系统,推进“预约优先”服务。开展全市统一的诊疗费用支付系统建设,简化优化就医流程。推广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成果,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全覆盖,深化区域卫生信息化协同应用。同时,要加强医政管理,深化中医药强市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教兴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