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没有实现产业化,连农只能把黄连作为一种低附加值农副产品销往市场,销售被动,收入和生活水平也无法大幅提高。”石柱县委书记郑平说,石柱黄连产业历经数百年发展,黄连贸易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化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形成,但黄连自身的优秀品质、药用功效和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存在不少制约因素,缺少高附加值产品,综合利用率低,黄连产业链尚未形成。
中国中药协会黄连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西南大学药学院教授李学刚说,黄连药用研究在实验室取得了不少成果,已申请技术发明30项,授权专利16项,在中兽药、饮品、日化等方面有较大突破,但缺少资本介入,很难将这些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他建议当地政府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和针对性,延长黄连产业链,将更多财富留在当地。
石柱黄连加工龙头企业—重庆东田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田秀东认为,石柱黄连种植以农户为主体,没有形成农业产业化,黄连产地加工和饮片加工技术还靠人工完成,机械化现代化加工技术应用不多,以黄连为主药的新药除五黄养阴颗粒外没有其他新药。黄连种植成本较高,但黄连须、黄连花、黄连叶等副产物尚未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尚未形成,改变这个现状仅靠企业或科研院校远远不够,需要产学研抱团成长。
在研讨会上,石柱县还展示了当地政府对黄连产业发展的规划。按照规划,当地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黄连产业集群,打造黄连产业基地,发展黄连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形成黄连生物医业,以及现代物流生产性服务业,初步建成“重庆黄连特色生态产业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到2020年将为每户连农增收8483元,黄连将成为当地10万连农增收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