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同志是黄陂区六指卫生院甘棠分院一名普通医生,从医17 年来,她始终坚守在医疗战线最平凡的岗位上,把梦想当信念,把工作当事业,把患者当亲人,把付出当快乐。她扎根基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17年接诊20万余人次,用实际行动给广大医务人员树立了良好榜样。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被《武汉晚报》连续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市委有关领导也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做好学习和宣传工作。
座谈会上,黄陂区卫生计生委主任刘建华首先介绍了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与会代表们踊跃发言,联系自身实际,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学习王华同志先进事迹的感想和体会。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小处方医生”王争艳在发言中说:她被王华“病人找她看病,她就有了价值”的价值观深深感动。王争艳说:王华医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是全市医务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割皮救父“孝义兄弟”之一刘培说:王华虽然做的是很平凡的小事,但她17年如一日,为基层群众服务,确实值得我学习,她为当代青年作出了表率。市社科院巡视员、研究员黄红云认为:王华的敬业就是把职业当生命,把病人当亲人,她和病人之间的信任就是这样一天天积累起来的;从她身上可以看出,构建新型医患关系,要让医生和患者的心境清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要践行。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方鹏骞认为,王华这样的“乡医之星”,是支撑分级诊疗和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等新医改政策的主力军,并表示要在医学教育中弘扬和推广王华精神,加强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黄陂区委书记胡洪春说,新医改强调加强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络体系,黄陂区是全国新医改的示范区,王华代表的就是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的“毛细血管”。
行业代表们一致认为,王华身上体现出来的崇高医德和精神品质,让他们深受震撼和激励。黄陂区六指街书记张明说,王华的坚守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坚守,是当代比较缺乏的品质,王华是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生动的教材。行风监督员施平认为,王华能把付出当做快乐,体现了很高的境界。市普爱医院党委书记李菊芬认为,现在医疗设备变得尖端了,医学变得冰冷了,我们医务人员应该像王华学习,为医学注入一些人文关怀。江岸区二七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松说,王华给基层医务人员提了个醒,虽然每天接触的都是一些小病,但稍不细心,就会演变成一些重病、危病。蔡甸区蔡甸街卫生院院长邹乔表示,要学习王华不断钻研业务的精神,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本领。
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妇联等部门的同志表示,王华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榜样和楷模,将有步骤、有举措的宣传和弘扬王华精神。武汉晚报总编辑范洪涛在会上介绍了王华先进事迹的发现、挖掘过程。他说,王华的精神价值是超越了医疗战线的,她事迹的挖掘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并表示将继续挖掘和树立卫生计生战线的先进典型。
省卫计委副主任朱惠民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指出,王华身上,充分体现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如果我们都能够像王华一样,“多说几句话,少开几种药”,从自己做起,改善医患关系是不难办到的。朱惠民要求,新闻宣传工作者要进一步做好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先进典型事迹不仅要入眼、入耳,还要入脑、入心。要创新理念和方法,要多从老百姓角度去思考、去研究,要用细节打动每一个人。
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李丹芳要求,全市医务工作者要认真学习王华精神,学习她扎根基层、无怨无悔的坚定信念;学习她执着追求、服务群众的为民情怀;学习她心系群众、甘于奉献的崇高风范;学习她牢记宗旨、爱岗敬业的优良品格。她强调,医务工作者要将学习王华精神与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