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责任强研判 对症下药补短板
——息烽县发案降幅排名全市第一的背后
来自贵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1月30日,息烽县刑事发案数同比下降36.36%,降幅在全市各区(市、县)中列第一。其中,该县“两抢一盗”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31.85%,降幅亦为全市最大。
这一组统计数据,反映的是息烽县治安状况的明显好转。今年9月底以来,围绕“严打严防、降刑事发案”的目标,息烽县层层落实治安责任,建立预警评估机制,强化案情研判、加强人防,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签“军令状”明责任
“签了‘军令状’,定下了目标,大家开展网格治安防控工作格外上心了!”近日,息烽县县城区域18号网格工作人员黄志宽说。
“两严一降”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息烽县以“一名县领导、一名政法部门班子成员、一名公安民警、一支义务巡逻队”等“十位一体”的工作力量为保障,在辖区内的28个网格状单元进行全方位巡逻防控。
为取得实效,该县采取“县委书记与网格包保县领导签、政法委书记与政法部门班子成员签、工商局与个体工商户签、卫生局与医疗机构签、文广局与娱乐场所签、公安派出所与特种行业签”的责任书签订办法。
“‘治安’这个词听起来很大,但只要人人都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就能换来治安状况的明显好转。”息烽县综治办副主任寇磊说。
“四色”预警抓评估
“10月、11月,我们镇采取一系列措施抓治安,发案‘四色’预警终于变成了绿色!”最近,息烽县永靖镇政法委书记莫鹏稍稍松了口气:“9月镇上发案数量上升,被黄牌警告了。”
建立刑事发案“四色”显示预警评估机制,是息烽县做好治安工作预警和评估采取的一项创新举措。工作中,该县以月为单位,将各乡(镇、社区)发案量进行对比,视其增减幅度用绿、黄、红、黑四种颜色进行标识,及时在县预警显示牌和书面工作通报上发布。对长期绿色警情的乡(镇、社区),息烽县将酌情优先推选其为县级先进单位;出现黄色等警情的乡(镇、社区),则会被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在这一机制下,息烽县各乡(镇、社区)及时掌握各自辖区发案态势,针对治安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有效弥补。
找准“短板”强防控
“息烽县杀人等8类严重刑事犯罪案件发案较少,入室抢劫和摩托车偷盗则比较多,占到了发案总数的80%以上。”息烽县政法委书记朱刚说,在“两严一降”专项行动中,息烽县通过加强发案情况研判,找到了工作中的“短板”,明确了“主攻方向”:严防入室抢劫和摩托车偷盗。
对此,专项行动中,息烽县发起“锁上前叉锁”行动,为无人看守的摩托车加上“爱心锁”;加大联防队的夜巡力度,调动民兵、志愿者等民间力量开展背街小巷巡逻,落实楼群院落与车辆看护。这些举措,大幅压缩了辖区入室抢劫和摩托车偷盗犯罪的空间,有效防止了此两类刑事案件的发生。
下一步,息烽县将对“两严一降”行动中的各项有效措施进行总结固化,进一步形成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