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医疗领域领全国风骚

   1970-01-01 广州日报wang280
核心提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广东医疗飞跃进步的60年。如果说“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谋略引领广东人取得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话,这种精神同样促使广东医疗行业不断求新进取,占领全国医疗......

  医疗前进的每一步,都能使亿万普通百姓获益。新中国成立60年“大阅兵”热潮未退,本报特邀了代表广东以上医疗领域最高水平的领军人物,为读者讲述这60年的医疗风云史。
  策划/ 卢文洁
  本版撰文/记者 卢文洁、任珊珊、涂端玉、翁淑贤、伍君仪、伍仞、饶贞
  鼻咽癌
  “广东癌”或因特定基因捣鬼
  讲述者: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曾益新
  “我本来是研究肝炎和肝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回国后才接触鼻咽癌,那时广东的鼻咽癌已闻名全国。”曾益新回忆,就他接触鼻咽癌的短暂十几年间,这个“广东癌”无论是流调、诊断以及治疗、预防,都不断刷新旧貌。
  “我们尝试建立一套完整的肿瘤发病登记系统,从此肿瘤有了登记申报制度,其中就包括鼻咽癌。”曾益新介绍,这套“原汁原味”的登记系统使人们对鼻咽癌等肿瘤的发生趋势、受何因素影响等有了全面了解。这一系统目前已推广到全省,世卫组织也由此首次准确掌握中国南方的肿瘤发病、死亡数据。
  鼻咽癌为何成“广东癌”?“多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似乎还没找到很特定的环境诱因,反而是特定的基因变异使得‘广府’人群更容易高发鼻咽癌。”曾益新介绍,多年来,从分子遗传学、分子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入手研究,对于该疾病的病因也越来越清晰。“虽然距离‘真相大白’还有不小的距离,但我们确实一直在进步。”他笑说。
  随着影像诊断水平在几十年内的飞跃进步,鼻咽癌患者早期发现率也不断提高。曾益新介绍,早期病人目前治愈率达到90%。
  展望:芯片可预测鼻咽癌风险
  “针对晚期患者目前也有很多治疗方法,像近年来靶向药物、免疫药物以及生物治疗的运用,都使得患者疗效改善不少。”曾益新透露,目前他们正在研制可以预测鼻咽癌发病风险的芯片,希望未来可以在普通健康人身上预测到其患病的几率和风险,提前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
  心血管疾病
  先让心脏停跳再动刀修补
  讲述者:美国心脏科学院院士、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林曙光
  “我比共和国小一岁零两天。1970年我学医时,广东部分地区还是靠‘一把草药、一只银针’救人。”林曙光感慨地说,如今广东医疗已进入现代化中西医全面发展、与世界水平接轨的阶段。
  以心血管学科为例,广东已领先全国。“在30年前,心脏仍是医学禁区,做一例二尖瓣闭塞手术都很轰动。而现在,我们已经可以让心脏停跳,然后进行修补。”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连创数个全国第一。开创了我国介入心脏病治疗的先河,率先在国内开展主动脉内球囊反博术、射频消融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成功研制出多种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器械。
  近年来,省人民医院为体重仅1.25公斤的心脏病患儿施行了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为出生仅9小时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大动脉调转术,分别创下国内患儿接受心脏外科手术体重最轻、年龄最小的纪录。
  展望:移植自体干细胞治疗心梗
  “未来十年,我们争取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重视生活方式干预,早期治疗心血管疾病。” 林曙光说,目前,省心研所把“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塞”作为重点课题,已通过动物实验证实经心肌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的安全性和疗效,准备申报和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妇产科
  鬼门关内救回危重大肚婆
  讲述者: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广州市妇产科研究所所长 陈敦金
  近日,一名危重孕妇被紧急送入广医三院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孕妇以前做过剖腹产,再次怀孕却出现了妊娠合并症??胎盘直落到膀胱里导致大出血。
  最终孕妇在广医三院被切除了子宫,虽然无法保孩子,大人却捡回一条命。陈敦金擦把汗说,这要是放在他刚参加工作的上世纪80年代,“一尸两命”的后果很难避免。
  广医三院妇产科由中国现代妇产科学三大奠基人之一的梁毅文博士创建。1989年,两名试管婴儿在此呱呱落地,宣告试管婴儿技术首次“登陆”广东。
  1998年,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挂牌成立,为全国首家妇产科的重症救治中心。陈敦金语带自豪地说,“中心”成立10年来,收治危重产妇5000多例,成功率达到98%。
  医院妇产科的另一“重头戏”是产前诊断,一些罕见的基因性疾病也可“揪出小尾巴”,如血友病和肌肉发育不良等。 
  展望:
  改变基因治疗宫内疾病
  “我们正进行基因治疗在妇产科上的前沿探索,希望将基因治疗用于一些宫内疾病,例如通过改变基因来治疗胎儿地中海贫血。尽管只是基础理论研究,距离临床还有很远,但我们希望先迈出第一步。”陈敦金说。
  呼吸病
  “非典抗击战”呼研所成中流砥柱
  讲述者: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 何建行  
  自1984年至今,何建行入行已25年,这也是广东呼吸病研究进程最精华的25年。
  刚入行,何建行目睹的开胸手术十分吓人,切口有30~40厘米,胸科手术亦称“凶”科手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微创手术的出现“保全”了患者的胸,1994年何建行率领的团队就将微创手术首次在肺癌切除中使用,为全国首吃螃蟹者。
  肺癌诊疗、胸部疾病微创手术和肺移植等,均是广医一院胸外科在全国乃至全球叫得响的“品牌”。其中肺移植是所有器官移植里“水最深”的,何建行介绍,1996年广医一院首次进行肺移植手术,2003年完成华南地区第一例临床同种异体肺移植。至今,广医一院胸外科是华南地区唯一的肺移植中心,已完成20余例肺移植。
  1979年,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成立,就有“蓄谋”成为全国呼吸病防治领头羊之意。在突发性重大呼吸系统传染病、支气管哮喘与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部肿瘤四个领域,呼研所都意欲有所作为。
  而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和其领军人物钟南山在全国声名大噪,当数2003年的“非典抗击战”。当时呼研所成为抗击SARS战场的“中流砥柱”。
  展望:研究如何更早干预慢阻肺
  “这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广东的呼吸病防治进步很显著,但涌现的新问题也非常多,我们只有继续向前。”何建行表示,慢阻肺发生率很高,如何更早干预?肺癌在广东恶性肿瘤中排在第一位,患者如何活得更长更好?呼吸科传染病发病高企,医学界如何应对?这些难题,期待在今后一一破解。
  骨外科
  断手断脚外伤多
  无意“成就”外伤急救
  讲述者:广州军区总医院骨科医院院长 尹庆水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骨科主任 黄枫  
  尹庆水介绍,广东骨科医学的手外科、脊柱外科、外伤急救在全国赫赫有名,背后却有着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广东意外伤害高发!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大量工人被切断手指、手掌,手外伤专科很发达,甚至“鬼佬”医生也慕名前来学习。同时,广东交通意外伤害严重,无意中“成就”了广东外伤急救的发展。
  最近两年,紧跟上海之后广东也实现了“数字骨科”的变革,医生可通过计算机和尖端设备设计假体及手术方案。随着全国首次数字骨科国际研讨会在广州举行,广东在数字骨科上大有赶超上海的势头。
  黄枫说,广东中医骨伤科经历了两次大飞跃,在全国中医骨科领域影响至深。
  “第一次飞跃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骨科专家岑泽波首开国内中医创伤骨科手术治疗的先河。第二次飞跃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袁浩教授办起全国首家中医髋关节病治疗中心。”
  展望:
  干细胞培植出“新骨头”
  但尹庆水称,广东骨科领先仅局限在技术层面,基础研究与国外的差距仍然很大,例如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脊髓损伤等,需要迎头赶上。
  在中医骨科方面,展望未来,黄枫寄望于干细胞研究能培植出跟患者身体更有亲和力的“新骨头”,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身体形态和肢体功能。
  消化内科
  老专家讲述胃镜60年“演化史”
  讲述者:南方医院消化道研究所名誉所长 周殿元  
  “消化内科的检查仪器、药品在这60年来发生飞跃变化。”周殿元老教授指了指陈列在他办公室中的早期胃镜和结肠镜。
  以前,消化内科的检查基本只有X光钡餐。到了上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半可曲式胃镜,当小拇指般粗的胃镜从喉咙插进,病人恨不得当场把胃镜抽出来。
  上世纪60年代,消化内科开始使用纤维胃镜,可顺着人体消化道的机构弯曲。随后还出现了“胃照相机”,带镜头的胃镜可在胃里拍照。
  到70年代初,纤维结肠镜在中国出现。周老和其他两名专家总结出一套插镜规范,纤维结肠镜送达回盲部成功率达98%。再后来,更精准的电子内镜宣告问世。
  药物方面,周老发现草药“九里香”咀嚼后舌头发麻,和一种黏膜麻醉剂相似。经研究,周老发现用中药三桠苦和九里香制造的药物对缓解胃痛疗效显著??风靡全国的“三九胃泰”由此产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