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健康服务,乃一生最大幸福

   2015-06-23 520
核心提示:我只是一名平凡的乡村医生,所做的也很有限。但我觉得,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人生最大的快乐。25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乡村卫生需
“我只是一名平凡的乡村医生,所做的也很有限。但我觉得,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人生最大的快乐。25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乡村卫生需要我,村民健康选择了我,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我的小小奉献,却收获了如此良多,我感到无比的自豪”!这是张三坤于今年3月4日下午,应邀在《韶关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发言,道出的一段真言。
“韶关道德模范,全国最美村医”
张三坤,女,汉族,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黄坑镇小溪村人,1966年2月出生,1988年7月入党,1987年9月至1990年8月在韶关市卫生学校中专毕业,获医士资格证书,1988年12月结婚嫁在本村,1991年1月、1995年1月先后生育一女一男(女孩是仁化县人民医院护士,男孩大学就读)。从事村医25年来,一直守护在小溪村卫生站,现兼任小溪村委会副主任。她曾多次被国家、省、市卫生部门评选为先进工作者,2012年1月和2013年1月,连续两年被国家卫生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予“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荣获2013年"韶关好人"暨第四届"感动韶关十佳道德模范",多次获得仁化县、黄坑镇党委政府表彰奖励,是该县、镇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优秀工作者、优秀乡村医生,也曾先后高票当选镇党代表、人大代表,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咱们身边的“好人”、“亲人”,被当地干部群众誉为“最美村官”。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各地广为传播,受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我觉得有价值,就是帮助了很多人”
自打做村医那一天起,张三坤就把小溪村村民的健康装在了心中。25年来,不管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她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身边那些淳朴的村民。2014年2月16号晚上,张三坤的先进事迹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全国最美乡村医生”栏目中播出。新闻中采用了张三坤谈自己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她说:“我觉得村民需要我,我就得为村民服务,村医工作虽然辛苦点,但我帮了很多人,帮人家解决了很多痛苦,觉得有价值!”她的人生价值,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被国家有关部门制作电教片和音像光碟播放,在《人民网》、《新浪微博》等政务微博网络传递,在《南方日报》、《广东新闻联播》等省级媒介传扬,在《韶关日报》等报刊杂志上传播,多次受到韶关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韶关市卫生局作出了向张三坤同志学习的决定。她的“全国最美乡村医生”事迹,还作为当前韶关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应用的鲜活教材。
“既然村民需要我,就得为村民服好务”
小溪村,是一个汉瑶杂居的小山村。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的限制,该村经济落后,村民生活很困难。在她小的时候,就常听到村里有乡亲们有病得不到及时医治的事情。那时,“治病救人”这四个字,就深深地埋藏在她心底,她希望能为村民们的健康做点什么。1987年,这个机会终于降临了。经村里推荐,她自费到韶关卫校读书,并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三年后,取得了医学专业毕业证和行医资格。在那个年代,绝大多数有技术专长的人都涌向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发展,但为了儿时的愿望,她回到了小溪村,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不到5年时间,她坚持无偿随访村里的12名高血压患者、3名糖尿病患者,对68名肾结石患者进行了跟踪服务。2009年,她说服丈夫,自筹资金10多万元,买下一栋120多平方米楼房,对其进行了装修,配置了电脑,接上了互联网后,又花了近三个月时间,挨家挨户把全村1326人的健康状况全部记录下来,输入电脑。家人朋友都表示十分的不理解,她就解释说:“我是小溪村的村民,现在村里需要我,我就要为村里的父老乡亲们服务。”
“只要有人叫出诊,我从来就不推辞”
记得那是2009年夏天的一个深夜,大面岭村民小组一位村民得了急性肠炎,腹痛腹泻,凌晨2点打电话叫她出诊。那天刚好她自己也感冒发热,身体很不舒服。接到电话后,其丈夫不让她去,劝她说:“你自己都病了,就别去了。”她回答说:“那不行,病人腹痛腹泻很容易出问题。我撑得住,我现在就去。”丈夫放心不下,于是就陪同她来到这位村民家里,给病人打针吃药,控制了病情后,刚回到家,药箱还没放下,桥背上村小组一位村民又因高热、抽搐,立即要出诊。她二话没说转身就去了,当处理好病人,拖着沉重的身体回到家时,已是凌晨4点多钟。丈夫看见她这副模样,心疼地说:“真不知道你这么拼命图什么,累坏了呢,快点休息吧!”二十多年来,不管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只要有人叫出诊,她从不推辞,随叫随到,乡亲们都亲切地把她叫做村里的“120”。当她听到这些生动的评语时微笑着说道:“村民有求,我必有应,这是俺村医该做的份内事啊”!
“当赤脚医生,一辈子幸福”
乡村医生说起来很简单,但干起来却一点都不容易。小溪村方圆十几平方公里,村民都住得十分分散,而且路不好走,大部分地方只能步行。平日里走村串户,为乡亲们出诊看病,送医送药都不是件轻松的事。那时候,村卫生站条件差,没法冷藏疫苗,疫苗一到就必须全部用完,为村里的孩子们接种疫苗就成为一件苦差事。每到接种疫苗的时候,天刚亮时,她就要背着沉重的保温箱出发了,直到天黑才能回到家。有时候碰到村民不在家,为了让孩子们都能接种到疫苗,还要再跑一趟。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不论酷暑当午,还是天寒地冻,她始终坚持治病救人医德医风,从未忏悔。每次回到家,她都疲惫不堪,累得要出眼泪。丈夫看到她沾满泥巴的鞋、红肿的脚,笑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赤脚”医生,丈夫安抚她,从而使她意志更加坚定。她说,“是丈夫理解我,支持我,给了我勇气和力量,感到无比幸福自豪,因此才暗自下定决心,扎根山溪村,为村民服务一辈子。
“我是共产党员,要为村民健康着想”
她常怀感恩图报之心,说自己既是一名乡村医生,医生应为村民健康服务;又是一名共产党员,共产党员要在百姓心目中树立一面旗帜。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她每天起早摸黑地挨家挨户发放宣传资料,为村民测量体温,进行环境消毒,一段时间下来,身体严重透支了,但一想到乡亲们需要自己,就下定决心要坚持下来,继续工作。最终“非典”没有入侵这个小村庄,乡亲们的健康也得到了保障。她还尽自己最大能力改善医疗服务条件,自筹了10多万元,完善了村卫生站建设,设置了正规的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添置了一些医用设备,改造成了全县一流的村级卫生站,成为韶关市基层医改示范点,实现了村民小病不出村的目标,一些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实现了就地治疗。医疗环境大大改善后,村民们对诊所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越来越高了,看到大家满意的笑容,本人心里也乐滋滋的。曾有人问她:“这么辛苦,没有收入,也没有荣誉,图个啥?”她回答说:“不图什么,小溪村民的健康就是我的最大幸福。”
“我的良知告诉我,要做一个好医生”
2010年,有一名小学生,一只眼睛发生了炎症,经常流血水和脓水,因家里生活困难,没钱到大医院医治。她了解情况后马上写材料报告镇政府有关部门,希望政府能发动干部职工捐款,帮助这名学生医治眼睛。在县、镇等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共收到捐款两万多元。当学生家长从她手中接到这些捐款后,全家人留下了感激的泪水。后来,这名学生的眼睛也得到了及时治疗,重新回到了学校。她经常上门护理,叮嘱家长和孩子,注意生活卫生。二十五年来,她坚持看病不收诊金,出诊不收出诊费。为了减轻村民负担,开出的药以微薄的利润卖给村民。在近十几年里,仅药品差价就减少了8万多元的收入。还免费为900多名村民治病,为40多人垫付了3万多元药品费。为了服务群众,即使是三九严寒,心里也是暖烘烘的。当媒体采访她时,她笑着说:“能治好病,是合格的医生,只有花最少的钱治好病,才是好医生。我的良知告诉我,要做一个好医生,这一点算不了什么。”
“快乐源自敬业,幸福来自奉献”
今年3月4日下午,张三坤应邀在《韶关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介绍经验,每个细节引人注目。她说有一次,有位湖南籍民工在村里打工,上山砍木材时不慎摔断了大腿,被人送到村卫生站,当看到他伤势严重,身无分文,身边又没有亲人时,当即掏出800元,把他送到镇卫生院治疗。他痊愈出院就回了老家,连在本站的治疗费用也一直没有还给我,可我并不在意,这是一个医务工作者应该做的。她说在平时,我经常深入独居单身老人家中送医送药,并为这些老人申请低保,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遇到这些老人来到卫生站看病,我都热心、耐心、细心地为他们检查,并免费为他们打针送药。村有一位老人叫李金煌,患肺结核病多年,经常出现咳嗽等症状,由于家境不好,无钱医治。我多次进行随访,并劝他去医院进行治疗,他总是不愿意。多次劝说无效后,我只能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照顾他,无偿给他送药。逢年过节时,给他送些年货和慰问金,帮助照顾能让他过得好些。她说:“有人说我傻,其实我心底里坦然是别人无法体会到的,因为我懂得,快乐源于勤勉,在帮助别人时,就快乐了自己;幸福来自奉献,在为他人服务时,幸福就已经悄悄降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leafer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