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远连州市不断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县域基本医疗服务 实现大病不出县
连州市位于粤北山区,全市户籍总人口51.63万人,分布在1770个村(居)民小组,县域内住院率达90%以上。在县级医疗机构,市人民医院按照“三级甲等”标准建设,增建28500平方米住院大楼;中医院新建15248平方米综合大楼,已通过省二级甲等中医院复评;同时认真做好慢性病防治院13000平方米(包含精神病康复中心)项目前期筹建工作。在乡镇卫生院建设上,重点抓好东陂镇中心卫生院建筑面积8151㎡综合大楼改扩建项目。从2013年开始,计划4年时间投入1630万元完成163个行政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去年首批40间卫生站交付使用,今年41间标准化卫生站建设工作正在进行,逐步构建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站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形成“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医疗服务新格局。
努力打造专科优势 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市人民医院建成肾内科、ICU、临床护理等3个清远市重点专科;市中医院加强康复科、骨伤科、肛肠科等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建设;市妇幼保健院重点学科有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特色专科有乳腺科、不孕不育症科。开展专科建设,有利于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 创建县镇“两级”医疗资源共享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市财政投入2250万元,于2011年启动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以卫生信息平台为枢纽,以“一卡通”为纽带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被省列为第一批10个试点县之一,并于今年1月通过了专家组的项目整体验收。目前全市共有29家医院(包括基层卫生院)启用卫生信息系统,有力缩短病人诊治时间和提高诊疗效率、疾病诊治水平。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于6月20日成立广东省首个联通市(县)、镇的医学影像远程诊断中心,集中全市具备诊断资质的执业医师为各卫生机构的X线检查(CR、DR)、CT和MRI检查出具诊断报告,使基层患者“不出家门看专家”,在乡镇就可获市级专家的远程诊疗服务,既方便基层群众就医,减少重复检查和降低医疗费用,也有效提高了诊断正确率。与此同时,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还开通网上预约挂号服务,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
建立城乡医院对口帮扶 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充分利用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对连州的帮扶契机,通过采取上级专家派驻和本级人员上送进修等形式,在管理指导、技术支持、设备设施、环境优化上对口帮扶,促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县域内医疗服务整体水平,实现了群众“看病家门口、诊疗有良医”。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 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通过上级进修、医学培训形式,对医务人员进行能力培训,提高医技水平。此外,出台《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招聘方案》、《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试行)》、《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边远地区岗位津贴实施办法》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等措施,为广大医务人员的归属感和提供有力福利福障,增强了医务人员归属感。今年招聘专业技术岗位196个,理顺68个在岗不在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入编问题。目前,卫生系统执业医师353人、执业助理医师149人、拥有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77人、中级职称348人。
积极推行公立医院改革 群众看病更实惠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作为今年医改工作的重点,为此,连州市出台了《公立医院试点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确定市人民医院为试点单位,并拟定在试点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力争在2018年建设成为“三级甲等”医院,为全市及周边县市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综合性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