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版医保目录出台 确定性增长的砝码仍是价格

   1970-01-01 医药经济报wang240
核心提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发布后,医药企业普遍受惠,但也有部分品种市场前景受到影响

  11月的最后一天,《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年版)》(下简称《医保目录》)在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网站上亮相,药品报销目录终于落定。此次公布的2009年版医保目录中,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均准予支付费用的西药品种1140个,中成药987个,民族药45个;仅限工伤保险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西药品种20个;仅限生育保险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西药品种4个,中药饮片部分用排除法规定基金不予支付费用的药品。
 
  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一块石头落了地。”记者采访到的几位企业人士异口同声地表示。在今年开始实施的整个医改方案中,基本药物目录、药物报销政策、药品价格等的变化,牵动着数千家生产、经营企业的神经。与2004年版医保目录相同,新目录依然采用甲乙类药品的分类方式,此次新版目录共增加了260种药品,增幅为13.7%,其中,参保人可享受全额报销的甲类药品增加了53种,增幅达11.8%。对于这个结果,多数企业表示满意。
 
   “新的医保报销政策对于行业的利好是肯定的。”业内营销专家耿鸿武表示。“国家医疗保险目录是块金字招牌,进入目录意味市场的扩容。”
 
   “具体数目还在统计,不过,我们进入今年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就有170个,也就是说我们至少有170多个品种是国家甲类报销的。”河南辅仁药业集团一位市场负责人表示。
 
  据悉,这次新进入报销目录的有不少是国内独家品种,如康缘药业的三个独家品种热毒宁注射液、金振口服液、散结镇痛胶囊口服液,丰原药业的丙氨瑞林,天士力的芪参益气滴丸等;还有一些是国内首仿的,如海正药业的腺苷蛋氨酸、人福科技的瑞芬太尼。在竞争对手缺位、价格稳定的情况下,这些产品进入国家医保,对于其市场开拓来说无疑是多了一张通行证。另外,柔红霉素、复方血栓通胶囊、阿曲库铵等国内竞争企业较少的产品,此次由乙类升为甲类,报销比例提高,也会受益较大。
 
   “对于我们来说,进入目录意味着拥有了另一个机会。以往,我们的产品在药店等零售终端覆盖比较广,而医院是一个比较薄弱的领域,这次我们有多个品种进入医保目录后,对于我们加强在医院市场的销售是有益的。”修正药业集团公司市场总监刘部桂表示。
 
  机会不等于市场
 
  据悉,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的重要举措,此次调整制定2009年版《医保目录》,其重要意义是完善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提高群众的保障水平。因此,2009年版《医保目录》在保持参保人员用药政策相对稳定、连续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医药科技进步与参保人员的用药需求变化,适当扩大了用药范围和提高了用药水平。
 
  据悉,此次新版《医保目录》在包括报销险种、医疗机构级别、适应症限制等方面总共作了843项限制,比2004年版的《医保目录》提高了12%。以治疗肿瘤的可报销药物为例,甲类药品中的华蟾素注射液,限定了只能用于对癌症疼痛的治疗;平消胶囊(片)则只能用于肝癌的治疗;多西他赛在此次目录中被限定为二线用药。另外,复方阿胶浆在2004年规定的是治疗贫血的药物,此次限制为治疗中重度贫血。这些对药品适应范围的限定,对于生产企业会构成不利。另外,还有一些产品则限定了支付范围,规定只有住院病人才能使用统筹基金。
 
   “所以,对于国内众多企业来说,医保目录意味着市场扩容的机会,但并不是说进入了目录,销售就能有确定性增长。”专家表示。“一些新调入的非独家品种销量面临上升,但价格可能会下降。”耿鸿武说。
 
  下一站:地方医保
 
   “我们公司的产品有很大一部分在河南省销售,因此,河南的地方医保政策对我们的影响比较大。”河南辅仁药业集团相关人士坦言,国家医保目录出台后,该公司目前更关注地方医保和招标政策。
 
  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相关规定,甲类目录由国家统一制定,各地不得调整。而乙类目录是临床治疗的选用目录,各地有15%的调整权,参保人员使用时需要自付一定比例。
 
  据悉,人保部要求各省的医保目录在2010年3月31日前调整完毕,最高可调整243个乙类品种。这样意味着一些没有进入国家医保的产品还有机会进入各地的医保目录。
 
  根据新医改方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所列药品应全部纳入医保甲类报销目录。但是,在8月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后,基本药物目录的补充扩展部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县级综合医院以上的医院配备使用部分)》至今迟迟未能出台,这一部分何时出台依然是行业关注的问题。
 
  同时,本次医保目录公布尚未涉及价格调整问题,结合前段时间出台的《基本药物价格形成机制》,未来的价格调整仍是企业急切关注的话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