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了,打一个电话,医生就能上门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油坊镇打造亲情油坊,实施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护佑群众健康生活的举措之一。近一个月来,该镇共计签约服务2万多人,完成高血压、糖尿病、健康体检型服务包600多份,真正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把健康的钥匙交给群众。
规范用药服务
6月28日上午6点多钟,细雨蒙蒙,邻丰村卫生室医生黄月华开始了一天的签约服务。“随着基本药物的使用、处方点评的推广和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从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起,我们的身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拿着手里的签约协议,黄月华告诉记者,“像今天这样的工作几乎每天都有,签约协议里规定了我们的这些义务,对于签约家庭必须及时入户了解他们的病情,尤其是一些长期的慢性病患者,而像农村居民医疗报销这样以前看似简单的小事,我们也按照相关规定做到及时结报,病人当场签字确认。”据了解,邻丰村共有村民三千多人,自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以来,邻丰村入户签约率超过50%。
65岁的陈老师患有五年多的高血压,是油坊镇的签约病人之一。在签约过程中,发现她原来服用的是卡托普利,但在接下来几次的随访中,发现陈老师吃药后,症状缓解并不明显,而且还有严重的干咳,配上止咳药效果也不明显。发现这种情况后,在签约医生的指导下调整了治疗方案,给她服用了硝苯地平加上阿司匹林,几天后,她的血压降下来了,干咳的症状也消失了。
畅通就医渠道
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带来的另一个改变,就是大病病人转诊更加便利,向上级医疗资源的就医渠道更加通畅。通过三管齐下,解决了医生签约服务难的问题。一是依托村卫生室,联合村干部一起到居民家中去入户核档和签约;二是领导带头到一线,不做甩手掌柜,从院领导开始,以团队的形式平均每位职工3个村民小组,分片包干;三是完善制度,加强督查考核,院部考核小组对核档和签约对象随机抽电话核查,看是否入户,并对质量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和绩效工资挂钩。
油坊镇卫生院院长陈宝康告诉记者:“我们每位乡村医生都对应一个区域内的一个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可以便利地实现双向转诊。可别小看这样一个对接,在治疗一些大病病人时,这种沟通对接能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便利。”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时,振兴村的方先生与乡村医生签约了健康体检包,在进行健康体检时,检查了B超、心电图、全胸片、血生化全套等项目,疑似早期肝癌,为病人的及时确诊和治疗赢得了时间。
避免讳疾忌医
入户成为家庭医生,也在悄然改变着农民的就医保健习惯。鸣凤村的曹先生说:“以前,我就有高血压这个毛病,平时最多也就是到村卫生室去配点药吃,有时候甚至就‘扛着’。老百姓挣钱不容易,还要经受疼痛,我们农民挺怕‘穿白大褂的’。”以前老百姓不理解签约服务的意义,不配合,导致门难进、面难见、字难签。对于村民这种讳疾忌医的习惯,乡村医生深有体会:“我们以前出诊的时候,尽量不穿白大褂去,而且在治疗完以后,村民一般也不会用招呼客人的方式说‘再见’,因为他们怕再见到我们。”而成为签约家庭医生之后,村民们的习惯也在逐渐改变。“现在我们入户随访的时候,就不像以前那样了,很多村民知道我们要去,都很热情地招呼我们。”
“签约乡村医生成为村民的家庭医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驻家医生,他们承担的职能依然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但改变的却是农村多年来的就医保健习惯。”油坊镇卫生院院长陈宝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