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颁布实施以来,淮安区积极做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该区通过对全区特殊人群和重点人群的补碘以及食盐加碘等工作的开展,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防治目标。
该区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投入保障。区政府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并在区卫生局设立办公室负责协调地方病防治工作。同时,在区疾控中心设置地方病防治科,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为全区各乡镇卫生院配备一名地方病防治医生,建成覆盖全区的三级防治网络,全面形成政府重视、多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防治碘缺乏病的工作机制。区政府加大了对地方病防治的投入,每年都将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下拨到位,保障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二是坚持部门协作,提升防治水平。碘缺乏病防治涉及多个部门,为保证工作实效,该区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大食盐市场整顿力度,严厉打击销售非碘盐等违法行为。同时强化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每年的5月15日,区卫生局、盐务局、教育局等部门都要在淮安府衙广场等地开展大型“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日”活动。各乡镇也通过图片展、现场碘盐鉴别演示、发放宣传单、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对碘缺乏病危害的认识,切实增强防治意识。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强化督查推进。“十二五”期间,该区严格按照国家《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开展防治活动。区卫生局围绕防治重点,每年都要对乡镇地方病防治工作进行多次督导,年终再进行全面考核;区盐务局对全区盐业市场进行经常性督查,保障合格碘盐销售。“十二五”以来,该区共销售加碘盐35640吨,碘盐监测合格率99.4%、合格碘盐食用率98.4%,儿童尿碘中位数大于100μg/L,新婚、育龄、孕妇、哺乳期妇女碘营养监测尿碘中位数均大于150μg/L,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低于5%。从监测结果来看,该区已基本实现“十二五”规划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