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泉港“样本”

   2015-11-05 360
核心提示:每隔十天半月,潘辉达60多岁的母亲就会带些苹果、饼干,到泉港第三医院(精神病疗养院)看望他。潘辉达是重度精神病患者,被纳入

每隔十天半月,潘辉达60多岁的母亲就会带些苹果、饼干,到泉港第三医院(精神病疗养院)看望他。

潘辉达是重度精神病患者,被纳入低保户。过去他在南安住院,因路途远还要转车,年迈的母亲行动不便,一年去看他不到一次。去年10月,泉港建成精神病防治专科医院,老人每月都步行来看儿子。

嫁接市场

疗养院“无中生有”

修建一新的泉港第三医院位于风景秀丽的太白峰南麓,环境整洁,空气清新,四周又安静,前来探视的病人家属都十分满意。

精神疾病严重危害家庭和社会。2007年,泉港区就家庭贫困的重度精神病患者收治问题进行大胆尝试,由民政部门筹集经费,为他们治病买单。

“以前,泉港没有精神病疗养院,对‘三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扶养人)精神病患者,相对轻的只好放在综合医院暂时治疗,重病号都要外送,但是区外公立精神病院疗养院床位紧张,有时一床难求,诊治不方便。”泉港区卫生局副局长陈宗忠说。

长期从事精神疾病防治的泉港第三医院院长金舜华告诉记者,由于工作压力大及承受能力低,目前人群精神病发病率不断增高。近年来,新农合政府补助力度大,加上人们对精神病防治的重视,需入院治疗的人越来越多,但床位远远不足。

就医供需难题如何解?“办公立医院投入大、条件多、人员招聘难。去年,区政府决定购买公共服务,引进社会力量办医。”陈宗忠说。

泉港区与泉州市福康医疗投资公司对接,利用一所闲置职专旧址改建泉港第三医院。“一期投入450万元,可容纳300人住院,目前已收治病人97人。其中35名贫困家庭重症患者每人每月2500元的费用,主要通过新农合、大病医疗救助办法解决。患者按公立医院标准收费,且比外地县区更低。”金舜华指着足球场大的操场说,“我们将把整个操场围起来,把篮球场和健身设备利用起来,把病人的活动条件搞得再好些。”

专业的事

让专业的人去办

泉港区道路交通事故法律援助站今年3月31日正式运作后,主要负责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并对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所有服务一律不得向群众收费。“这个援助站不是政府机构,工作经费和人员收入主要通过提供法律服务来获取。”泉港司法局干部何建民说,目前该站5名工作人员不是公职人员,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和绩效奖励,成功调解一起纠纷给予20元的奖励,实施一起法律援助给予150元补贴。

据介绍,该援助站的法律工作者在聘用前都要经过专业技能考核,必须具备从事相关法律工作经验、有较高社会威望,并要求参加定期业务培训。“援助站前3个月试运作期间,已成功调解242宗,占同期全区交通事故纠纷调解总量的90%以上。” 援助站工作人员陈景兴说。

传统思维里,人们起了纠纷,就找警察或者法院当“判官”。“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过多介入民间纠纷化解,必然会牵扯大量警力和司法资源。同时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侧重于用法律来解决纠纷,带有明显强制性,结果有时会出现当事人口服心不服,往往会留下隐患。”泉港区司法局局长戴文生说。

2010年,泉港开始试水向熟悉民间调解的“公亲”购买服务。当年,泉港司法局、山腰街道办事处等部门设立安泰调解工作室,由当地有名“公亲”、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庄安泰牵头组织团队,负责本辖区社会纠纷调解事务,同时承担对村居人民调解工作业务指导。为支持安泰工作室,当地部门除为其配备必要办公设备外,区、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月拨付工资等工作经费给调解工作室,对于调解成功的每个卷宗给予一定奖励。工作室则实行规范化运作,建立接待咨询、受理登记、告知预约、联调联办、信息报告、挂牌督办和办事纪律等制度。

“‘公亲’由于长期就生活在当地,人熟、地熟、法律熟、业务熟、情况熟,调解结果更能兼顾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又不收费。许多群众在发生纠纷时,第一时间愿意选择信誉度高、调解能力好的调解员,这样可以尽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戴文生说,据统计,泉港去年依托100多名民间“公亲”,成功调解1578宗基层纠纷,拨付相关工作经费约75万元,每宗调解的平均成本在475元左右。

借力壮骨

财政用在刀刃上

泉港区积极探索“公建民营”运作新模式,大力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专业化服务。占地约43亩的泉港区社会福利中心,是集养老、育孤、康复、救助、避灾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年内将全部建成投用。

“目前,泉港区孤儿、五保老人采取分散供养的方式,政府出资,由民间福利机构或家庭托养,比较分散,无法监管到位。”该区民政局综合股负责人说,“不久后,我区社会福利工作滞后的状况将得到改善。”

 

 

近年来,泉港围绕一些群众较关注的领域,以不同方式积极探索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务服务:绿化景观管养方面,基本上依托市场化运营的专业公司管理;通过融资租赁和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在国道、省道泉港路段等区内主干道“按揭”购买约2000盏LED风光互补路灯;投入近500万元,对民营的仁爱医院、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给予补助,切实解决公共卫生资源不足问题;居家养老方面,整合为老服务资源,政府按300元/人·月标准予以补助,统一印制代金卡,服务对象凭借服务券享受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

据介绍,今后泉港将结合产城联动发展改革契机,加快尝试将有限的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更好更高效地投到民生领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leafer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