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限价令观察:会不会再次引发退市潮?

   1970-01-01 医药网wang290

生意社12月31日讯 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12月12日开始,降低部分外资药在内的单独定价药品最高零售价格,涉及抗生素、心脑血管等17大类174种药品,根据测算,调整后的药价比先前规定价格平均降低19%。每年预计可减轻群众近20亿元的费用。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降低头孢曲松等部分药品最高零售价格的通知》于12月12日执行,市场反应强烈。此次限价令真是"剑指"外资高价药?会不会再次引发"退市潮"?对本土药企是否意味着利好?外资药降价后会不会转战"基层"?
 
  限价令引发"退市潮"?
 
  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12月12日开始,降低部分外资药在内的单独定价药品最高零售价格,涉及抗生素、心脑血管等17大类174种药品。根据测算,调整后的药价比先前规定价格平均降低19%。每年预计可减轻群众近20亿元的费用。
 
  就这一政策可能给市场带来的影响,记者采访了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贾海彬,他认为:"本次取消一些单独定价而不是全部,效果如何有待观察"。
 
  据他介绍,长期以来,降价意味着退出市场,医院和医生直接就不用廉价药。正因如此,前些次多轮降价老百姓并没受多少益,反而逼着医生用那些单独定价的高价药品(业界俗称"穿金衣"),使这类高价药品市场份额越做越大。
 
  而记者随机调查了多家药店,发现很难找到新通知中的部分限价药品的身影。药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降价的药品,大多属于处方类药品,原来就没有销售,这些高端药品基本都在医院销售。有的药店工作人员说:"药店有这种药品,但仍需处方才会销售,销量很小,并且已经降价。"
 
  从事药品经营的张先生同样证实,许多医院采取多种措施限制"处方外流",一般要求患者在医院药房购药,因此零售药店平时很少购进处方药品。本次限价令涉及174个品种规格单独定价药品,但即便是北京大型药店平日经营所涉及的品类最多不过30种。
 
  记者发现,目前零售药店出售的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药物大多是不属于限价之列的厂商所生产的。药店人员解释,一些大型药厂对零售市场管理较严,给药店留下的利润空间有限,因此,药店一般会选择部分定价低的药厂的药品。
 
  "剑指"外资原研药?
 
  此次降价的174种药品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单独定价药品。2001年国家计委(发改委前身)发布的《关于单独定价药品价格制定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生产经营列入政府定价范围的药品,因其产品有效性和安全性明显优于或治疗周期和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其他企业同种药品、且不适宜按《政府定价办法》第六条规定的一般性比价关系定价的,可以申请单独定价。"
 
  据记者了解,2005年,国家发改委为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开始对外资药企、国内知名品牌企业生产的"原研药"药品实行单独定价的"优惠政策"。在我国,"原研药"主要是指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进口药。
这类药在民间被形象地称为"贵族药",此前有媒体报道,据从相关部门获得的一份名为"国家基本药物外资原研药单独定价与国产药品统一定价对照表"显示,表中所列出的9个外资原研药价格平均比同一产品国产药高出十几倍,其中价差最高的卡托普利竟比同品种国产药贵2319%。
 
  "作为原研产品,在一定保护期内享受一定优待是合理的,毕竟人家投入那么多基础研发工作,但如果总是让外资掌握着医药的定价权、话语权,对中国来说是很可怕的。"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贾海彬如是说。
 
  他向记者介绍,"非国民待遇"远不止于享受单独定价权,其专利保护期比中药保护期多十年;在集中招标采购或阳光采购中可以单列标的,而国产仿制药必须进行残酷的竞价;进入医疗机构一路绿灯,部分三甲医院甚至70%以上使用的是单独定价药或进口药。
 
  此次降价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挤压外资药的"价格水分"呢?贾海彬直言,有一定作用,但大幅度谈不上。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均持类似看法,认为19%的降幅对于高于平均价格十几倍的幅度而言,力度有限。
 
  在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中,要求原研药周期性降价且取消其原研药的概念。有关业内人士认为,这次降价可能意味着原研药价格以后将陆续下调。
 
  政策利好本土药企?
 
  记者了解,本次药价调整是发改委自1997年以来进行的第26次降价。然而,国家此前的多次降价,均未涉及这些外资原研药,这也使原研药的价格和国内的仿制药价格严重脱节。此次政策的特别之处,在于第一次选择了外资高价药作为政策的发力点。
 
  此轮价格调整的大名单中,涉及生产企业包括:罗氏公司、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辉瑞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北京双鹤药业(27.95,-0.03,-0.11%)股份有限公司等。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卡托普利价格从34元降到22.1元,降幅为35%,排名第一;罗氏公司生产的头孢曲松售价则从93.8元降到65.7元,降幅为30%。
 
  此次政策发力,是否利好本土药企呢?
 
  贾海彬认为,对于与此次降价中涉及的外资原研药竞争的本土企业来说,开拓市场的压力会小一些。因为如果外资药持续降价,在"以药养医"的整体情况下,医院选择开外资药的积极性就会下降,对本土药业来说,就会是一个机会。
 
  "但对中成药来说,可能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贾海彬解释到,这次降价的单独定价药品中,也涉及一些本土药企,尤其是中成药的生产原料成本不断高涨,这种单纯降价的做法有可能造成国货在国际上竞争力的进一步削弱。
 
  有业内人士担心,外资药企都是纳税大户,一些地方能否真正将降价药品的监管有力执行也值得质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外资药品价格真的降到国产药的价格水平,一些外资公司可能就会停止生产该种药品,转而生产另一种类似产品,并以创新产品的名号重新获得高售价的利润。
 
  外资药转战"基层"?
 
  13日,上海市率先公布基本药物目录增补版,至此,此前关于外资高价药率先退出上海基本药物目录的种种"猜想"终于落槌定音。
 
  上海市基本药物目录增补版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原有307种基础上,增补381种化学药和中药品种,其中化学药增补236种,中药增补145种。而在236种化学药中,辉瑞、百时美施贵宝、诺华、赛诺菲等20多家外资企业以及其在国内的合资公司均有产品入围,约占64个,约占到增补化学药目录的27%,而且有些产品为外资独有产品。
 
  "基本药物的前提是疗效确切、价格合理、应用广泛。但外资药首先这个高价门槛就将普通老百姓挡在门外,虽然医院强行开出,但并非群众实际就能承受。"显然,外资高价药与目前我国广泛推行的基本药物政策背道而驰,贾海彬如是说。
 
  业内人士表示,外资高价药,占据全国三甲医院处方用药费用总额的65%-80%。此前早有人提出担心,降低部分外资药品价格不一定会给外资药企带来利空,部分外资药企可能会借机扩展在中国基层医药市场的市场份额,以量补价,而国内的同类药品反而会受到冲击。
 
  上海医药(21.07,0.00,0.00%)行业协会负责人透露,国产药整体利润基本在7%-8%,而外资药一般都在30%-40%,高价药利润率甚至更高。
 
  基本药物不仅供应基层医疗机构,也同时供应二级及以上的大医院。外资药在牢牢占领三甲医院后,又挤进基本药物目录,向中低端市场进发,进入基层,对本土药企来说,压力巨大,未来难料。(作者:李仁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