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医药营销:为药物量身造“病”

1970-01-01 08:33310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

患者罹患某种疾病需要看病服药,科学家研究、发现和研制新药治疗这种疾病,药厂试图通过临床数据证明这种药物比竞品更有效、安全来进行促销,这是我们熟悉的过程。但在医药行业还有一种反常规的做法,那就是药厂科学家开发了一种药物,它有相当宽泛的药理效果,但不突出或特别有针对性,营销者必须为其量身打造,专门鉴别出某一疾病和症状来进行推广。这种策略听起来不厚道,但很有效。
 
  让病名更好听
 
  有人打比方说,钢琴推销员未必一定要去强行推销钢琴,可以采用迂回战略,先去说服客户,你需要在地下室专门设置一间音乐房,如果客户采纳了你的意见,没过多久,他就会考虑添置一台钢琴,这种声东击西的战略,在药品市场营销中也用得很巧妙。
 
  处方药品牌促销有一种经典做法是,先树立“疾病的品牌”,一旦一种疾病的品牌取得一定程度的文化合法性,就会水到渠成,患者会自动找上门来,主动向医生提及症状和要求给药。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法玛西亚推出Detrol,这是一种专门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的药物,患者在求医问诊时不好意思说出症状,除非医生反复追问,才会说自己“时常会控制不住尿裤子”。
 
  法玛西亚在推出这一药物前精心设计了疾病品牌方案,把疾病名字“急迫性尿失禁”更改成“膀胱过动症”。鉴于“失禁”表示功能微弱,常常与老年妇女症状相关,让许多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不好意思承认有此症状,相反,用“膀胱过动症”让人感觉器官功能过于旺盛,需要做必要纠正。对患者而言,“膀胱过动症”的诊断并非完全失去控制膀胱的能力,频繁上厕所就已符合用药范围。
 
  在2002年的一次会议中,法玛西亚副总裁尼尔·沃尔夫曾经解释公司的品牌策略,非常直白地描述定位Detrol的品牌战略是——创建一个疾病,效果非同一般。通过创建“膀胱过动症”这一疾病,法玛西亚创造了2100万潜在患者的市场。2003年,该药销售额接近8亿美元。
 
  让疾病非治不可
 
  另一个很好的案例是社交焦虑症,这种症状不太普遍被认同和诊断,如果把疾病定义为更容易被接受或承认的名字或疾病品牌,可以体面地产生很庞大而可靠的患者群。1999年,FDA批准Paxil(帕罗西汀)用于治疗社交焦虑症。在该药推出前,社交焦虑症一直被称为“害羞”,这只是一种个性,不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
 
  为了说服患者认可这种疾病,帕罗西汀的制造商葛兰素史克公司,专门聘请科恩-沃尔夫公关公司来做策划。科恩和沃尔夫设计了一场增加公众意识的活动,被称为“想象对人过敏的症状”,这场活动的赞助者有意选为由“社交焦虑症者联盟”出面赞助和主办。

  葛兰素史克公司招募像NFL球星雷基·威廉斯那样的社会名人,请他们给记者讲述自己的社交焦虑症,再聘请从事学术工作的精神科医生对社交焦虑障碍作学术推广,让他们巡回演讲,针对排名前25位的媒体市场进行传播。
 
  结果是显著的。在批准帕罗西汀治疗社交焦虑上市的前两年,“社交焦虑障碍”这一提法在媒体上只有约50次引用。但在1999年后,通过公关活动宣传,媒体居然有超过10亿次引用。
 
  由于有出色的品牌疾病宣传。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帕罗西汀成为美国第七大最有利可图的药物,科恩-沃尔夫因1999年策划的公关活动拿过一个奖。如今,社交焦虑症已不再罕见,它经常被描述为世界上第三个最常见的精神疾病。Paxil的年销售额高达20多亿美元,疾病品牌宣传功不可没。
 
  让患者正视不良反应
 
  品牌疾病宣传还需要医生的帮助。通常情况下,制药公司会招收医学界大牌担任“思想领袖”,通过文章和演讲引入疾病新概念或提法,这种宣传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让开处方的医生知道。
 
  另一个案例是,阿斯利康推出专门治疗胃灼热的奥美拉唑(以及后来的缓释药“耐信”)。市场营销部门把该药的适应症重新定位为“胃食管反流病”或“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即GERD。该公司专门委托开展临床研究,证明不及时治疗该病将有很危险的破坏性后果。在强有力的疾病品牌宣传策略支持下,奥美拉唑和耐信的销售量直线上升,成为阿斯利康的摇钱树和全球排行前十位的超级重磅药。
 
  在疾病的品牌定位和宣传方面,投入和产出显而易见。但有的药厂做过了头,甚至涉嫌标签外促销,轻则过度医疗,重则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毒副作用,所以业内对疾病品牌战略也有分歧。如果所有药品都无害,其对应的疾病也相对无害。但众所周知,是药三分毒,没有任何药物完全无害,药厂在宣传时往往会忽略这一点。例如,Detrol可以使老人神志不清,可能导致记忆问题;帕罗西汀与性功能障碍有关联,并有黑框警告提示会诱导儿童和青少年自杀倾向。这些副作用其实也是药物的一部分,但从来不会出现在药品和疾病的品牌宣传中,这种偏向应该是有意的,需要药政管理部门加强监管和处罚,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对于移动医疗,你最大的忧虑和恐惧是什么?
目前,移动医疗发展还非常初期,但是这个领域异常火热,中美都是如此。对于这个初期市场,我们有很多迷惑,但很少有人愿意公开谈

0评论2015-08-141890

“医疗健康+互联网”:强调以需求为导向
8月6日,在苏州召开的2015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两岸四地电子健康论坛上,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中国卫生信息学

0评论2015-08-142947

“互联网+医疗”如何改变就医
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未来医院、微医伴随着这些层出不穷的新概念的出现,互联网+医疗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就医模式,开始潜移默化地

0评论2015-08-141858

医药B2B药品终端网获千万融资
继5月获得2700万元A轮融资后,药品交易B2B平台药品终端网完成数千万级别A+轮融资,领投者为纪源资本。连续两笔融资让药品终端网

0评论2015-08-142156

医药触网:跟风还是协同?
医药O2O最终将形成以融合为趋势,以体验为圆心的内核,在此之前还将经历激烈的肉搏。  中国平安旗下的O2O健康平台平安好医生与

0评论2015-08-142627

互联网+医疗:从外部颠覆到里应外合
互联网+和医疗分别是时下最为火爆的概念,一旦入手便会身价倍增。而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又会预示着怎样的前景?互联网+医

0评论2015-08-143123

互联网医疗在中国的路径依赖
囿于中国的医疗体制,建构于其上的互联网医疗有着较强的路径依赖。这一路径依赖使得互联网医疗日益自我强化原有的发展逻辑,最终

0评论2015-06-031327

中国式医疗器械销售模式面临转变?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巨头西门子公司及其经销商,通过免费提供医疗器材的方式,换取医院在此器材上独家使用西门子公司开发的化学试

0评论2015-06-03336

互联网+传统医药未来可以超乎想象
在广东,一家又一家的传统医疗、医药企业正在悄无声息地开始尝试互联网+。  传统的高大上医疗机构触网了,静坐在电脑前就能享

0评论2015-06-031289

药店O2O模式下欲造微信营销小时代
目前,中国网上药品零售交易额达到40多亿元,这一数字是2012年的两倍之多。如何能在移动互联网销售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已经成

0评论2015-06-0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