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商家脑筋急转弯 目标客户移情年轻人

   1970-01-01 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40

  记者 童英晓

  眼下,受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零售终端中药材销售量有所下降。市区一中药店负责人称,受其影响,目前销量同比下降近10%。11日,记者走访市区部分中药店发现,针对目前困境,商家们营销目标开始移情别恋,“针对年轻消费者减肥、美容、养生等需求与日俱增,将中药材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细加工和配方出售,不仅扩大了销量,同时也培养出更具消费能力的年轻白领客户群。”药店负责人沈先生笑称。

  年轻女性偏向中药美容

  “传统观念中,来抓中药的以老年人为多,可现在的顾客群中,年轻人占有很大份额。”沈先生认为,中药使用者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现在常有80后的女生拿着从报刊杂志、电视上看到的一些药方抓药,并加工成粉状,用来做面膜。”

  记者了解到,价格实惠也是另外一个因素。在一事业单位上班的章小姐向记者“晒”出她最新的一次减肥账单:10克荷叶、10克木耳、10克薏仁、30克陈皮、10克红玫瑰。“打成粉状,能够服用半个月,总价才30多元。”她告诉记者,相比于市场上动辄上百元的减肥产品,自己的中药配方在性价比上更有优势。

  “这个效果不错,比买化妆品划算,周围很多朋友已开始从药材书里抄方子了。”在华丰路一中药材店,市民董女士一边按着美容药方抓药,一边向记者介绍她的美容秘诀。“这个方子药材纯天然无副作用,用着也放心。”

  中药师柳医生说,中药减肥产品虽价格低廉、纯天然,但因绝大部分减肥产品都属于局限性减肥药,并不适合每一个减肥者使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吃中药减肥不可盲从,关键是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

  商家微创新增销量

  “近期来买中药材的有不少是年轻人,以女性居多,买来的药材基本上是拿回去做面膜、敷脸或泡饮。”在南苑路一药店中药销售区里,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考虑到这个需求,药店也该脑筋急转弯了。所以,他们推出一些美白或消脂的中药小包装,放在进门的显眼处,销售效果不错。“像这种具有美白效果的白芷粉,可服可敷,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该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通过把中药材有针对性地配方加工出售,相比于传统方式,销量明显提高。

  另据了解,春季也是养生的最佳时节,像一些高档的滋补药材如鹿茸、虫草、人参等也深受市民的热捧。

  “破解中药材销售难,其中一个症结就是买卖信息不对称。”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大部分中药材价格一路看涨,价格方面的优势有所减弱,寻找新的营销方式是必然的突破点。“事实上,有注意力的地方就有经济价值。”这位人士还表示,以细分市场为着力点,通过创新营销手段,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失为一个良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