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鼎新 魏灵燕
近年来,陇西县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发展迅速,据统计,今年全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将达到12万亩,标准化育苗3.2万亩。康美药业、普尔康、中天药业、陇西堂等知名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药源基地,种植规模发展很快。但是,在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进程中,对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的认识及运行管理存在误区。部分基地起点不高,投资规模小,没有真正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地规模发展不够、种植分散、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中药材基地建设的档次较低,缺少高标准的GAP生产基地。就我县现行的中药材生产方式,符合基地申报条件的企业还很少,这影响了我县的中药材标准化基地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由于药农种植比较分散、集中连片少,集约化程度较低,加之药农对基地的投入捉襟见肘,使得标准化种基地始终难以成熟。另外全县比较大的标准化种植基地很少,导致药材批量供应能力低下,在市场交易中难以形成气候。
二是企业、基地与农户缺乏紧密的衔接。药农习惯于粗放式的种植和管理,农户、基地与企业没有建立起长期的利益供给机制,生产与销售往往脱节,使得企业收购药材往往困难。购销合同不能兑现。
三是只求立项、不求实施。有些企业,把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当作向外推介、展示形象的金字招牌,往往是轰轰烈烈干一阵子后,就没有了下文。违背科学、不注重前期可行性研究的中药材标准化基地自然不会长久,也没有任何实施意义。
四是只重建设不重管理。在一些地方的基地建设中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建设之始能做到合理规划,对照标准,严格把关。一旦建成,后期管理出现松懈或断档,不能保持对中药材在正常生长过程中的监测预报与田间管理,缺乏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
五是只管生产不管市场。一些基地或盲目跟风,重复建设,或埋头发展生产,不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与前景分析,其结果是品种单一,价贱滞销,企业受损,药农跟着蒙受经济损失。
二、对策
一是激发企业内动力。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相关部门要通过组织各种相关培训,帮助和引导企业及种植户理解GAP基地建设的目的、意义与技术内涵,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同时主动为企业和种植户提供政策支持与信息服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生产主体的内动力,使他们思想认识到位,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提高了,基地建设中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加强过程监督。作为生产主体,企业和农户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上,严格按规范操作管理;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要多去生产现场调研,保持长期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企业纠正,使生产企业严格执行规范。
三是完善协作机制。由企业牵头,在道地药材主产区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广大农户推广应用标准化种植技术,采取统一签订种植合同,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收购外销的方式,为种植户免费提供种苗、技术,组织规范化种植管理及市场销售,避免农户由于零星分散种植而造成的药材质量与产品销路问题。
四是加大企业建设基地的扶持力度。紧紧抓住中药材价格全面回升的有利因素,鼓励企业,积极以土地流转或“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采取“政府补助、企业投入、农户自筹”的方式,按照标准化模式栽培,突出道地主栽品种,建立自己的标准化药源基地。
五是鼓励企业探索创新。在推行中药材标准化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尊重道地药材的生长规律,切忌盲目引种;另一方面应鼓励各地充分利用产地优势,进行药材深加工、系列化开发生产,走中药材产品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之路。 (作者分别系陇西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陇西县农业局副局长)
来源:定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