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政策 中成药生产企业面临重组

   1970-01-01 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140

  从近期下发的政策来看,无论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还是生物产业分项“十二五”规划,都提到要重点发展群体现代中药产业。但对中药材质量问题和价格问题却一直颇有微词,药材从种植到交易到粗加工领域的高度分散造成了行业的不规范和不透明,中药注射剂安全事件、“活熊取胆”、“毒胶囊”等一系列事件的曝光让行业亟待规范。

  品牌中药企业获政策支持

  从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看,中药工业将保持年均12%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15年总产值超过5590亿元。“十二五”期间将力抓一批中药可持续发展专项,包括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及试点项目、中药生产关键技术继承创新研究、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医“传统名方”系统研究,以及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特色与优势建设。未来将通过加大投入和建立完善中医药投入保障机制,打造一批知名中药企业。《规划》提出有1500万元扶持资金将被用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显示药材交易平台和价格信息的集中化是被重点关注的方向。

  从《规划》重点支持的领域来看,主要包括三大方面:1、研发:治疗性常见并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品种的产业化;2、药材:优质原料药材生产基地的建设;3、质控: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先进技术。考虑到康美药业在实物交易平台的整合规范、饮片价格的标准化方向先行一步,应该是《规划》重点扶植和资助领域重要关注对象。

  “目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给出了一个方向性指引。”东北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刘林认为,医药政策将倾向于中成药,毕竟中药是中国的国粹,且优质优价,定价较低,“中药企业拥有的独家品种较多,像云南白药、片仔癀等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品牌是高端中药的立足之本”。

  成本上升 中成药生产企业亟待重组

  近年来,中药材价格频频发生大幅波动。2009年3月~2011年6月,中药材价格呈现出持续暴涨行情,药材价格普遍上涨近两倍。其中涨幅最大的为太子参,其价格由21元/公斤攀升至400元/公斤左右;板蓝根、三七、桔梗等常用药材品种涨幅也超过500%。近日,三七价格再次出现暴涨,从3月份的420元/公斤一路攀升至目前的1000元/公斤。

  三七等价格上涨的直接作用是带动了其他中药材价格的整体上涨,而这无疑对目前已建立了自有的药材种植基地的上市公司带来利好,但却对绝大多数中成药生产企业带来了成本压力,不得不寻求通过产品涨价或建立自己种植基础来转移压力。如云南白药在云南文山建立了三七GAP种植基地、天士力在陕西商洛建立了丹参GAP种植基地、同仁堂分别在山西陵川和河南内乡建立了党参GAP种植基地和山茱萸GAP种植基地,江中制药、信邦制药分别在贵州施秉和贵州雷山建立了太子参GAP种植基地等。由于药品涨价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而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则是有实力的大企业所为,因此中药材涨价已使大批中成药企业陷入两难境地,昆明制药就公告称,三七原料涨价也影响到公司利润增长。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使用三七为原料生产的中成药品种逾300个,生产厂家超过1400家。为生存,兼并重组将成为这些生产企业必须要面对的事。

  中药配方颗粒间接受益

  上好的中药材不仅是制造高品质中药的根基,也是实现高端中药品牌良性循环的基赐切入点。随着中草药的紧缺、游资炒作,中药材价格节节攀升推动中医药服务高端化发展,配方颗粒可能也由此受益。

  “自2006年开始,随着中草药的紧缺、游资炒作,中药材价格节节攀升,2011年全国中药饮片产业营业收入达853.72亿元,与2006年相比,复合增长率达到35%以上。”华创证券研究所高级医药行业研究员廖万国认为在目前的中药材种植技术条件下,随着中药材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中药资源必将出现较明显的供需不平衡,这也推动了中医逐步成为高端医疗市场的重要部分,中药配方颗粒势必成为受益者。“预计未来三年中药配方颗粒仍将保持30%左右增速,将成为医药细分行业中最具活力的,到2014年市场整体规模有望突破50亿元。”目前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由六家企业分享,但市场前景好、尚处于待开发状态,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关注华润三九和红日药业。 《证券市场红周刊》 作者 刘晓旭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