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藏药2518种。作为十堰市四大产业之一,医药产业目前发展状况如何?患者对中药接受程度如何?盛夏到,中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天然药库”久负盛名——
《本草纲目》八成中药十堰有
“我们这里又发现了几种草药,请您来看一看,做个鉴定。”最近,武当中医药研究所创始人之一、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陈吉炎,陆续接到南三县几名村医的求助电话。“十堰满山都是药,过几天我去看看。”
十堰在“全国中药区划图”中区位显赫,接西南、华北、华东三方地气,素有“天然药库”之称。
史载,神农尝百草传说源自这里。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药王孙思邈和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曾在这里寻药立著。
“《本草纲目》中所载1892种中药,417种出自武当山,而其中80%以上的中药十堰地区都有。”陈吉炎说,“十堰现已查明的中草药达2518种,比《本草纲目》收载的还多600多种。其中,国家级重点珍稀、濒危物种及国际公约保护植物50多种,中国特有属植物40多种,如七叶一枝花、文王一枝笔、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珙桐、红豆杉、小勾儿茶,等等。”
“‘北有长白山,南有武当山’。”市医药食品产业办公室主任付相文说,“十堰中草药自然禀赋在全省独一无二,在全国名列前茅。”
产业开发亟待加强——
齐名却远不及长白山
正是这个 “天然药库”,早在“十五”期间,医药产业被确定为十堰市四大产业之一。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十堰市规模以上医药企业达18家,去年产值达到20亿元。目前,十堰市初步形成了集医药科研、道地药材基地、医药生产、医药物流于一体的医药产业集群。
尽管如此,十堰市医药产业开发仍亟待加强。“十堰的中草药自然禀赋虽与长白山齐名,但是产业开发远不及长白山。”付相文称,“去年,长白山的医药产业产值400亿元,是十堰市的20倍。”
据分析,落后的原因在于,十堰市医药产业人工规模化种植和深度开发都不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如被称为流“金”淌“银”致富花——金银花,售价20多万元一吨,特别适合十堰市种植,平均亩产100公斤、产值上万元,市场供不应求,十堰市目前年产量只有近百吨。
“除了金银花,还有很多中药材如杜仲、肚倍、黄连等上百种名贵药材待深度开发。”陈吉炎认为。
面对困局,十堰市提出,“十二五”期间,通过产业扩张、资金扶持、科技攻关、招商引资等措施把十堰市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医药大市,产值突破百亿大关,使医药产业成为十堰市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本地中药多靠外购——
青睐中草药市民渐多
中医是国粹,十堰市中药自产自销情况如何?陈吉炎介绍,十堰市各大医院的中药房里,本地中药还占不到一半,大多数靠外购。
“本地中草药虽多,但进医院的却很少。”市中医医院药剂科主任童学飞称,该院常用的中药有600多种,其中只有四分之一来自本地。
不能自给自足的原因何在?业内人士认为,本地的中药材大多是野生的、量少,不能规模供应。
然而,值得欣慰的是,生长在中药王国里,十堰市中医事业的蛋糕正在越做越大。记者了解到,近几年来,市中医医院及各大医院的中医科,门诊量每年增长20%,中草药及其制剂销售额均在几百上千万元。尤其是一到夏天,冬病夏治的患者更是青睐中医,中医门诊络绎不绝。(十堰晚报 记者 徐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