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迪庆州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做大规模,提高效益,从药材资源大州向药材产业强州转变,力争把迪庆建设成为滇西北中药材产业发展示范区。到2015年,建设药材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药材生产基地达10万亩,实现农业产值3亿元、工业产值10亿元、综合产值达13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亿元。到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万亩,实现农业产值7.5亿元、工业产值15亿元、综合产值达22.5亿元,带动农民增收3亿元。
《意见》指出,全州药材产业发展将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立足资源优势,优化药材种植区域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药材主产区生产条件,扩大药材种植规模,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不断提高种植水平,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加大药材产业加工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扶持药材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展药材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药材附加值,提升迪庆药材产业发展水平。药材生产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药材加工实现现代化、企业化管理的经营体系,积极推动迪庆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意见》指出,我州药材产业发展将按照“突出特色、优化布局、做大规模、提高效益”的产业发展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的原则;坚持示范带动,规模发展的原则;坚持生产与加工协调发展的原则。按照气候条件和海拔分类,在金沙江、澜沧江河谷地区、二半山区发展当归、木香、秦艽、白术、重楼、桔梗、甘草等大宗药材种植,在高寒地区发展玛卡、波棱瓜、贝母、拉萨大黄、高山胡黄连等种植。为进一步提升药材良种供给能力,保障药材产业稳步发展,还将在香格里拉县建塘镇、维西县永春乡和德钦县拖顶乡建设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同时,建设药材产业园区,发展药材精深加工,积极推动药材产业发展。
《意见》提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对我州药材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和投资,涉农部门在编制项目计划时要考虑药材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药材生产区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创建示范园区,推动药材产业发展,在今年建设9个中药材示范园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按照创建农业示范园的标准,力争建设药材示范园50个,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积极带动周边地区药材产业发展;要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州县乡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加快药材良种选育繁育工作,并广泛开展高产栽培技术培训,通过科技应用、科技入户,积极推动中药材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要优化完善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面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药材加工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药材产业化经营;要加大投入,扶持产业发展重点环节,州县财政每年都将安排药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药材产业发展,同时也积极引导和吸引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外资参与药材产业开发建设。
《意见》强调,加快发展药材产业是我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迪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步伐,努力实现“四州”战略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工作水平;根据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目标要求,州农牧局要科学编制规划,指导全州药材产业发展,各县要统筹安排药材产业发展的年度计划和各项推进措施,积极推动药材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要制定有关考核办法和机制,积极营造全州上下重视药材产业发展、支持药材产业发展和推动药材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认真抓好发展药材产业各项措施的落实,形成加快药材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全面加快农村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始终把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藏区农村和谐稳定作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方式,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紧紧围绕“一产抓特色,二产上水平,三产大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建设特色产业基地,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业产业化政策措施,全州生物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特别是药材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到2011年,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24万亩,产量达51016吨,总产值达8341万元,全州药材产业实现稳步发展,已成为我州农民增收致富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差、科技支撑弱、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不紧密仍是制约我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因素。(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