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叫荒山变金山—蕲春向桥乡狮子堰村药材产业发展纪实

   1970-01-01 健康生态场健康生态场140

       在金秋时节,笔者前往蕲春县向桥乡狮子堰村药材基地参观。放眼望去,狮子堰村居民屋舍像星星、像珍珠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村民屋前是狮子堰水库,碧波荡漾,屋后是油茶、板栗、枣皮、杜仲满山岗。房前屋后有牡丹种植园,白芨、玉米套种的白芨种植园。昔日荒山荒草漫山遍野,今天果药飘香,鱼儿跳跃碧波上。

       向桥乡狮子堰村位于蕲春县东北角,过去这里是鄂皖两省三县交界的一个偏僻、贫困的山村,全村人平农业收入1600元,药材收入占总收入的50%以上。2005年市县老促会扶贫队住进狮子堰村,从此这里的山变样了。

       市老促会扶持村民发家致富。分批拨款8万余元,在种药大户王惠见的带领下,成立蕲春县惠富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分别在黑凹、老屋湾发展枣皮420亩,16万棵。全村454家有150多家种有枣皮,每到收获季节,男女老少提着袋子、篮子到自家枣皮树上摘枣皮,看到收获的药材,药农们笑得合不拢嘴。

       乡退休干部王贵成是强康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社长,目前已种植白芨20亩。以他为首的蕲春县强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0人,他们结队到江西、安徽及本县远处、近处的大山上挖白芨苗回来栽种。王贵成、王学珍、王亚军等社员现在已种植120亩,本村的村民看到王贵成等人种白芨很划算,纷纷加入专业合作社。退伍军人王学珍,是强康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会计,家里种了12亩白芨、30亩丹皮,三年后他家的白芨预计可获收入120万元,丹皮仅去年就卖了2万多元。药农们也尝到种药的甜头,种出来的白芨销往亳州,蕲春医药港,哪怕有五六公斤打一个电话就有人来收购。他们的种药热情越来越高涨。

       狮子堰村村委会一班人在市县老促会的引导下,制定了长期的致富规划。近十年来,发动全民种药,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农民种药积极性。经常为药农排忧解难,帮助调整药材产业基地,协调解决村民与药农之间因牲畜损害药材而引起的纠纷,极力维护药农利益,帮助药农贷款,向上级争取资金扶持。截至目前,该村药材种植基地已达2000亩。

       通讯员张吉瑜 吴斐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商务合作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养生联盟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鲁ICP备13021185号